2006/12/17

天星系列3:是暴力,讓我既不安也憤怒



這一兩年,為著拓闊又或保持國際視野,我大多看鳳凰衞視的新聞節目,極少看本地電視台的新聞節目。然而,天星碼頭在過去數天面對著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於是我又開始成為本地電視台新聞節目的觀眾。雖然對本地電視台新聞節目的看法和感覺依舊,即仍是一貫的視野狹隘,仍是那麼的熱中於炒作,但為了跟進天星碼頭事件的最新發展,看那十多二十秒的報導,我只好強忍不滿,熬過去。

上周,看到工人拆天星碼頭,把鐘吊落躉船,心裡有著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受。與一位女友人聊起,她較我更不舒服,整個人憂鬱沮喪。可能因著過往曾受心理輔導訓練的關係,我一向對自己的情緒較敏感,且慣於為自己的情緒尋找來龍去脈。只是,我知道,看著鐘吊落躉船的那十多秒影象,內心泛起的不止是不捨、惋惜,但那是什麼情緒呢?我只感覺內心有著怒火。思考過,卻得不著什麼線索。

也許是無法平息的怒火吧!我情緒化地寫了一封電郵給一眾友人。結果,李偉儀在百忙中回了我的電郵。她也有著相似的感受,且能理解箇中因由。她幫助我找出憤怒情緒的因由。

小鳴兄:
  

我正在趕功課,但談到天星也不禁說幾句.尤其讀到你寫--鐘慘遭毒手--即想進一步細緻分享自己作為一位女性,面對眼前這種被施以毒手的情況,內心會產生怎樣的一種理解.
  

星期二晚上做完今晚潮濕節目,半夜十二時立即往了聲援好朋友們,兩小時後回家,一邊做論文一邊看廿四小時新聞(其實當日下午已開始看),畫面不斷重播大鐘在五分鐘內被高速吊出的鏡頭,身體起了疙瘩,心裡發毛,我不斷問自己,為甚麼會有這種強烈的生理反應.之後,腦裡湧起一個跟性別主義極吻合的聯想——拆大鐘的做法,形同戰爭中的強暴境況!建築公司明知道示威者最重視鐘樓,即匆匆把鐘鑿出來,率先破壞的,正是鐘樓的核心部份,這種毀壞手法,跟戰爭中為挫敵方士氣,於是擄掠女人加以凌辱,這根本一場先「姦」而後「殺」的場面.拆鐘樓,竟跟女性的身體經驗很相近!近身邊一些社運女朋友談這聯想,她們也有同感,亦有女朋友說場面令她想起六四屠城鎮壓.重建,絕對是一件極度父權主義的舉動吧!

jo

在她的解說下,我開始知道那是什麼樣的情緒了。以往,我每次讀/看到女性受到性暴力的新聞時,內心浮現的就是這股感受和情緒,那是一腔無名怒火,因為有人(主要是女性)的心身受到野蠻暴力的傷害,且是無法挽回、無法彌補、影響一生的傷害。受害人會終生活在暴力的夢魘中,受盡折磨。好好的一個人,可以是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以是青春可人的少女,人生自此受暴行改寫。面對如此摧毁人的暴行,我真的憤怒異常,恨不得……

後來,與那女友人談及李偉儀的電郵。她頓悟了,且深深認同。沒錯,看著在政府罔顧反對拆天星碼頭者的意願,且粗暴地拆除大鐘,把大鐘吊下躉船時,我看見了類近性暴行極度的暴力。正是那種令人髮指的暴力,讓我無名火起。

正是特區政府的如此暴力,讓我既不安也憤怒。


回bluegazine主頁

2006/12/15

天星系列2:抗爭,所以思考和書寫

這陣子,心情委實不大好,教會內及社會上的事情,一再讓我沮喪。

我跟友人說,香港越來越像妖獸都市。不少社會和教會建制中人、達官貴人,說的話都不像是人說的,準確一點說,不像是受過文明洗禮的人說的。他們目空一切,傲慢無禮,拒人於千里外,完全沒有商量餘地,自把自為,思想混亂,短視急功。越聽他們的連篇鬼話,只覺他們越來越討厭,自己也越越來越光火。就這樣,我沒什麼心情工作,也沒動力趕MCS的學期功課;就這樣,這陣子,我的肝飽受肝火煎熬,吃了不少苦頭。肝火盛!!

這幾天,最讓我心情起伏的便是天星碼頭的命運。其實,早在得知天星碼頭要拆掉的時候,內心已開始隱隱地憂傷。儘管在政府官員口中,天星碼頭不怎麼具建築的美,不怎麼有歷史文物的價值,甚至不具什麼實質價
值。但是,在我眼中,天星碼頭有著其獨特的美態,那是某個時代的美感,那也是長時間相處而孕育的美。心裡這份美,來自長期接觸的醞釀,有著時間的沉澱,絕非寡情薄倖、見利忘義的建制中人所能欣賞。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對大多數關心天星碼頭的人而言,天星碼頭有如他們眼中的情人,所以它特別的美。天星碼頭承載了我,也承載了其他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市民的情感。眼見情感的載體遭受如此粗暴的肢解,化作廢墟,人間蒸發,生命裡的某部分像是逝去了。

除了情感上的失落外,近日高官及部分無知人士的連篇歪理和鬼話,一再挑釁著我的思想,讓我的腦袋沒法停下來,且越轉越快。面對思路混亂、邏輯不通、淺薄浮誇的論述,我沒法不深入思考,我不能不予以逐點反駁。我怕的是,一旦停下來,我會被同化,被潛移默化地「收編」,最終成為了我最討厭的亂吠的野蠻人。

這幾天,我想了很多。作為一個手無權勢又稍為懂得思考的書生,我知道,我的思考是我的力量所在,我的書寫是我的權力所在。為了發揮「無能者」的大能,我會就天星碼頭所引發的思考一直書寫下去。我不知道寫到何時,也許天星碼頭消失了也不會停下來。我只知道,我如此思考如此書寫,我的心才能稍得安息。

執筆之際,昨夜被捕的反對拆天星碼頭的悍將又再在天星碼頭聚集,代表無數珍惜天星碼頭的人繼續為天星碼頭爭取一線生機。我坐在家裡電腦前,以我的文字聲援他們。


回bluegazine主頁

天星系列1:致關心天星碼頭友人書



各位:

這一兩天,經歷了哀傷,也光火莫名,心情直插谷底,為的是在電視前目睹天星碼頭被肢解,一再為市民鳴響的鐘慘遭毒手,落得如此下場;為的是手無寸鐵的善良市民和學生,在捍衛我們的集體回憶和情感時,竟受到如此暴力的對待;為的是特首及政府官員的厚顏無恥,以拙劣的手法企圖瞞騙公眾。

在整個角力過程中,我看見了政府的不義,我憤怒。我看見了香港的寡情,我傷心。

與友人談起,在不知所謂的強政厲治大勢下,天星的劫數肯定難逃,大家都灰心,且無能為力。然而,作為盧雲的忠實讀者,我深信無能者的大能;作為執迷於文字的死硬派,我相信文字的力量。我與友人決定在網路世界以文字抗爭。

此刻,我還未絕望,因我相信你們也會站在我們這邊,為這個地方盡力做點事。歡迎你把就天 星碼頭而撰寫的文章(自己或他人的都可以)電郵給我。有問題的話,請聯絡我!謝謝!

我相信,我們的努力能在未來阻止另一次「天星碼頭」事件!

小鳴

2006/11/26

號外061126:嶺大文化研究系「文化.政治」討論平台


嶺大文化研究系全新設立的「文化.政治」討論平台將於12月開始。

「文化.政治」討論平台的設立,旨在

透過每月一次的公開研討,探索緊扣香港社會脈絡的各種當代議題,推動「文化研究」與本地(廣義的)政治之間建設性的對話,以理性批判的角度探索香港的現狀,並展望未來。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除了關注普及文化、小眾身份、全球化和文化理論以外,也應同時針對本地種種政治社會運動及相關論述作積極介入與連結,並與體制內外的聲音保持對話,學習與公眾溝通,增進良性爭持
(negotiation)的社會效果,務求創造有更廣泛基礎的文化研究話語實踐。因此,我們認為,培育既富批判精神、又有建設性的討論能力、態度和文化,是急不容緩、也是細水長流的工作。

「我們的未來」系列正是循這個方向的一種努力。在內容方面,我們很願意以不一樣的角度去開拓一些與香港社會脈絡息息相關的題目
(如課室、新媒體、知識生產、色/情、旅遊、(後)殖民);在形式方面,我們會努力把研討與具體的知識和不同的論述扣連,在促進主體能動性的同時,鼓勵更具智性(intellectual)內容的參與和交流,為我們的文化未來好好把脈。研討會系列將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試圖把本地割裂的文化/政治議題重新連結和組合。

頭一次的「文化.政治」討論平台定於12月10日舉行,題目為「文化.政治.香港的未來」,講員分別為羅永生博士, 馬國明先生, 司徙薇博士及胡露茜博士,內容如下:

沒有價值,哪有文化?

文化不必高高在上,或是有閒階級的悠閒玩意,卻是普通人每天謀生之餘、作息之間所自然生產的既具實際效用、又叫人嚮往不已的平常價值。在地的文化場域,正是這樣地充滿著生趣和實效的。(你看:我們這樣地愛著屬於香港人的天星碼頭!)

只要心靈不死,作息有律,人的動力便能發揮創意、觸動想像。社群便燃起生機,任歷史和社會的局限再多,再平常的力也可像星星之火,慢慢傳播著該地文化生命的種,發放能量。(看:我們一顆熱愛著天星鐘樓的心! )

到了今天,在一個不易讓人用心思辨價值的年代,種種的動力失衡了,失態了。那麼,我們再能怎樣作具批判力、有前瞻性的價值判斷?如此,在批判思考的價值和能量難求的十字路口中,我們再說文化有何出路,又將如何?

沒有中國,哪有香港?

常說沒有經濟,哪有城市、哪有香港?或說沒有政治,哪有國家?哪有香港?(不吃鴉片,不建港,不搭渡輪碼頭,哪來香港今天的安定?)

你不做買賣,更沒有日後的繁榮。我想,交易沒有出路,又怎會有香港?普通人沒有意志、判斷和決心,講求實際的前輩又怎知香港?怎知香港有未來?沒有決心和想像,哪來生活,和對生活的嚮往?沒有活著的動機和生趣,你說什麼文化?(你看:鐘樓的一瓦一片都不能留!)

沒有殖民,你說什麼文化?不想殖民,我們怎麼踏足在這後殖民的路上?沒有出路,動力怎不失衡?這難道跟文化的生產、運作、實踐和實效無關?而政治的吊詭以至失態,難道不正在文化的非比尋常之中嗎?

沒有歷史,哪有未來?

讓我們一起想一想,看一看,眼前的香港的文化:
*有沒有歷史?有沒有未來?
*有怎樣的歷史?有怎樣的未來?
*我們都是埋首於平常作業的香港人。偶爾,我們於周末環顧維港兩岸,只欲舒展身心。…這時,我們的歷史究竟怎樣地牽連著你我當下生活的狀況?
*每天,我們活在此時此地的香港,於作息之間,我們偶爾碰到片刻的生趣。(你聽:那鐘樓親切的聲音又嚮起?) … 這時,我們的未來到底能否為我帶來一些憧憬,帶來動力和生機?
*那憧憬背後的我和你,又立足在何種文化生活的失衡之中?

參考閱讀:Ackbar Abbas,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文化.政治」系列其他題目如下:

課室……(1月14日)
新媒體‧開放知識……(2月4日)
知識生產……(3月4日)
色/情……(4日1日)
旅遊……(5月13日)
(後)殖民……(6月10日)

「文化.政治」討論平台網址:http://www.ln.edu.hk/cultural/programme/abstract.shtml

回bluegazine主頁

號外061126:牛棚書展2006


《牛棚書展2006──書就是書》

每年一度愛書人不容錯過的盛事──第四屆牛棚書展將於12月1日至12月4日,於牛棚大本營開鑼(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遠離人煙稠密的會展,告別湊熱鬧的人龍,牛棚書展為愛書之人提供真正的閱讀空間。
本屆牛棚書展以「書就是書」作為主題,回歸基本,讓「書」當上真正的主角,透過連串活動,如書痴夜話、牛棚書獎、絕版藏書展、動手造書等,令普羅大眾重拾閱讀趣味。本年度牛棚書展的精采內容如下:

牛棚書獎:為推廣讀書風氣、鼓勵好書的出版,牛棚書展將於書展正式舉行前,舉辦首屆「牛棚書獎」,由牛棚書展委員會(評審顧問:馬國明、洛楓)及讀者
網上投票,選出一本以香港為主題的好書,結果將於書展開幕當日公布並進行頒獎。

中港台三地書癡大會──香港二手書店之旅、書癡夜話、民間善本藏書展:近年在中國內地,古籍善本和民國時期圖書的收藏、鑑賞以至拍賣等等活動方興未艾,而收藏珍貴舊書亦向來是讀書人的愛好,有見於此,本屆牛棚書展推出重點節目:邀請中、港、台三地「書癡」,包括林冠中、傅月庵、胡同、吳興文、陳智德,聯同讀者作一次香港二手書店之旅,在書展期間舉行「書癡夜話」,交流藏書和讀書心得,並舉辦民間善本藏書展,徵集民間珍藏善本,在書展期間設導賞員向觀眾介紹。

「香港土著與世界公民」講座──「古跡‧社區‧環保──香港歷史與香港人的身份重塑」、「本地保育運動──城市發展與本地公民社會的興起」:近年舊區重建與發展衍生怎樣的問題?社區保育是什麼概念,如何與香港的文化發展連繫?香港如何與世界文化接軌?香港會否被邊緣化?廿一世紀的香港將向何處去?書展期間將舉辦一系列講座,邀請學者專家發表意見,與觀眾一起討論。講員包括:馬傑偉、梁款、羅永生、鄭敏華、許日銓、金佩瑋、龔立人、陳雲、呂大樂、張炳玲、沈旭暉、陳家洛、張翠容。

「書就是書」小型書展:精挑特色書商參與,展售中港台文史哲、社會科學、藝術、教育等等多種新書,有質素有誠意有空間,讓愛書人愛不釋手的書展。

馬拉松讀書會:邀請不同文化團體輪流主持,連續兩晚舉行,透過不同主題,與讀者一起閱讀好書。參與團體包括:原創空間、《字花》、紅紅綠與《月台》、Kubrick、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監察全球化聯陣。

詩音樂會:詩歌與音樂的交流,不同音樂組合將演繹、誦唱本地詩人的作品。參與團體:廖偉棠& friends、飲江與艾歌、袁兆昌與阿希、陳子謙& friends、Babyscream & Mit。

造書工作坊:由年青畫家智海主持,教讀者自製屬於自己的書籍。

書簽工作坊:高學長Scolari Christophe教讀者自製另類書簽。

市民自由書墟及創意地攤:鼓勵市民自擺地攤展售舊書及特色精品,是每屆牛棚書展都大受歡迎的環節。超過三十個特色產品地攤,展示DIY工藝品趣緻小玩意及二手書籍,讓久違了的地攤文化,重現眼前。

駐場藝術家@牛棚書展:多位本地藝術家,包括盧燕珊、黃志輝、蔡仞姿、魂游、蚤仔同學、香港作動,為本年「書就是書」主題,度身裝置展覽、演出,讓大家在浸淫書海之餘,提供另類創作啟發空間。

閉幕音樂會:由維港唱片旗下歌手傾力演出,為書展劃上完美句號。


回bluegazine主頁

2006/11/09

號外061109:龍應台的香港筆記 @ 沙灣徑25號

《出版之門》據中新社2006-11-07消息報道:兩岸三地知名學者龍應台,7日在香港大學舉行《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新書發佈會暨演講會。這是龍應台在港出版的第二本書,全書完整集結了3年來她為香港所寫的文章。


據報道,3年前,龍應台應邀來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任客座教授,她視這本《香港筆記》為自己向香港交出的“作業”。新書出版方──香港天地圖書表示,龍應台的所有著作,都有台、港、大陸、新馬不同地區不同版本,唯獨《香港筆記》在香港首發,而且是全球唯一版本,創下龍應台個人出版史的第一次。對此,龍應台表示:“這是一本為香港而寫,為香港而出版,為香港而存在的一本書,也紀念一個外來作家與香港的緣分……”全書共分三輯,第一輯“香港你往哪裡去”。讀者可以一窺作者以學者的眼光,在關乎香港的重要公共議題上,探討、質疑,並提出“知識批判”和建言。第二輯“玉蘭花”。其中,既有龍應台對香港人性格的細緻觀察的隨筆,也有其描繪香港生活的抒情散文。有趣的是,新書的第三輯名為“沙灣徑25號龍應台收”,從龍應台在港期間收到的中英文讀者來信中,選錄了31封,既有《香港人的困惑》,也有《回家吧,龍應台!》,表示龍應台是一個願意與讀者溝通,並極為尊重讀者的寫者。

2006/11/08

深圳首家24小時書店——星光閱讀棧


身邊愛看書和打書釘的朋友一直都羨慕台灣的愛書人,因他們有誠品書店。誠品書店不單店面空間大書種多,且裝潢極有品味,在其中消磨一天半天,確是賞心悅事。最讓我羨慕的是,位於敦化南路的誠品書店還像7.11般二十四小時營業,愛書人完全不受時間限制,什麼時間想看書買書都可以,好一個現實世界中看書買書無障礙的地方。

一直希望香港這個不夜城也有像誠品那樣的不打烊書店,可惜的是,盼想一直落空,也許香港的閱讀文化土壤不足以養活一家這樣的書店。在慨歎的同時,不得不欣賞國內圖書業在這方面的努力和幹勁。據《
出版之門》報道,深圳首家24小時書店已於11月6日開業。以後,要享受夜裡看書和打書釘的樂趣,並享受與書籍有關的周邊文化氛圍,也許可以考慮深圳書城中心的星光閱讀棧。晚車去,早車返,盡情享受一個坐擁書堆的晚上。



出版之門》2006-11-03綜合報道:深圳首家24小時書店——星光閱讀棧,將於6日正式營業,這將是當天揭幕的深圳書城中心城的最大亮點。

據報道,11月1日上午,深圳書城中心城開始試業。中心書城營業面積4.2萬餘平方米,是亞洲單體最大的書城,也是深圳首座全新的體驗式書城。除了擁有大型書城的全部品種,中心書城還增設了很多特色書店,其中最受關注的要數24小時書店——星光閱讀棧。該書店約400平方米,有高大的書架,柔軟的座椅,在這裡看書、購書就像處在自家書房一樣舒適。深圳中心書城總經理王芳表示,這裡的一萬多個品種的書是從二三十萬種圖書中精心挑選出來,並會根據市場變化和讀者需求進行適應性調整。王芳說:“夜間的星光閱讀棧承擔著延伸中心書城出版物中心店和各專業店資訊和服務的功能。在這裡,讀者白天預定的圖書可以在晚間來收取;在這裡,讀者可現場訂購深圳書城所有的架存和庫存出版物。凡是讀者夜間在星光閱讀棧現場預訂的圖書,只要有庫存,書城會在第二天將其免費送到讀者手上。”據稱,星光閱讀棧並不是孤立的,為了照顧夜間購書的讀者,在它周圍還分佈了24小時便利店、茶館、咖啡吧、藝術家小酒吧等特色店,這些項目與星光閱讀棧配套呼應,成為市民夜間文化生活和人文社交的好去處。王芳表示,星光閱讀棧將是深圳第一家名副其實的24小時書店,從開業起,這裡的閱讀生活將永不停歇。



深圳書城中心城正式開門迎客

《出版之門》2006-11-07綜合報道:深圳昨日(6日)“三喜臨門”,亞洲單體經營面積最大的書店———深圳書城中心城正式開門迎客;第七屆深圳讀書月全面啟動。與此同時,為期兩天的全國讀書文化研討會也於昨天下午在深圳開幕。


據報道,深圳書城中心城經營面積4.2萬平方米,是亞洲單店經營面積最大的書城。該書城於2004年7月5日開工建設,昨日正式開業。中心書城除設有萬餘平方米的中心書店外,還開設了藝術、音樂、外文原版等特色店,組合了近30萬種圖書。此外,還整合了品位餐飲、休閑娛樂、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等項目,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文化消費選擇與體驗。伴隨深圳書城中心城開業而宣佈全面啟動的深圳讀書月,是由深圳市委市政府於2000年創立並舉辦的一項大型綜合性群眾讀書文化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六屆。舉辦的活動從最初的50多項活動到今年的300多項,參與人數從首屆的170萬人次增加到第六屆的650萬人次,影響力越來越廣。而作為本屆讀書月的重點主題活動之一,旨在探討深圳讀書月活動長效機制的“全國讀書文化研討會”於6日下午在深圳花園格蘭雲天酒店召開,來自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團中央及全國各地的各位領導和專家約50人參加會議。


回bluegazine主頁

2006/11/01

寺山修司


年輕時代,早已聽聞寺山修司大名。只是,於年輕時代仍「保守」和「正經」的我而言,他某程度上象徵著「危險」,令人不安,恐怕「貞節」不保。毋庸置疑的是,在那個保守的時代,他的意識和影象不可說不大膽和前衛。因此,礙於自己的膽量和限制,我與他擦身而過,卻未有機會停下腳步細心端詳他一番。

在這個秋天,電影節目辦事處舉辦了「世界電影經典回顧節目三」【寺山修司】。看了官方網頁有關
寺山修司的介紹,再在youyube看了他的一些電影片段,不禁驚為天人,目瞪口呆。即使數十年後的今天,他的電影意識和影象都是前衛和大膽的。他仍是超前的。驚魂未定之餘,已按捺不住,欲盡快親身體驗寺山修司所帶來的打破意識規範的感官之旅,也好同時考驗自己的尺度。

是次上映電影包括再見方舟草迷宮、上海異人娼館拋掉書本跑上街死在田園拳師短片節目(一) 短片節目(二)「天井棧敷」劇場作品錄像節目。因著意識與內容的大膽,大多數被列為三級。


再見方舟:


拳師:


拋掉書本跑上街:


短片節目(二) :



「世界電影經典回顧節目三」【寺山修司】官方網址


回bluegazine主頁



2006/10/30

Clint Eastwood的《Flags of Our Fathers》


演而優則導,是不少出色演員退居幕後的出路,然而,成功的卻如鳳毛麟角,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是其中出色的一位,近年且越戰越勇,不禁讓我歎服。他兩年前拍的《擊情》(Million Dollar Baby),簡單的故事,配以低沉的藍調,讓我至今印象難忘。


今天,瀏覽電影資料時,得悉他的一齣電影《Flags of Our Fathers》快將上映,急不及待看了trailer。一看之下,便知道《Flags of Our Fathers》跟《擊情》是完全不同的片種,電影的視野和格局也恢宏得多。看來,奇連伊士活在挑戰自己。

電影還未在香港上映,還是讓我們先看看故事簡介、劇照、trailer和外地影評吧。

故事簡介:

1945年二月,即使歐洲戰場已幾近獲勝進入反攻尾聲,但太平洋戰場仍然陷入膠著狀態,其中最殘忍與血腥的一場遭遇戰役就發生在硫磺島上,尤其是其中一段經典影像:五位海軍陸戰隊員與一位海軍看護兵一起在摺缽山頂(Mount Suribachi)豎起美國國旗,更被拍成照片名留青史。

這張捕捉到歷史時刻的照片,讓開始厭倦戰爭的美國找到勝利的象徵,也讓護旗的這六位美國戰士一夕之間成為全國英雄,雖然其中有人很快就為國捐軀,不知道他們將被永遠紀念歌頌;但是

倖存的護旗者卻沒有興趣當個表面形象符號,甚至也不認為自己是英雄,他們只想陪同袍們一起駐守前線,絲毫不宣揚炫耀地戰鬥與犧牲……












延伸閱讀:
「我們父親升起的國旗( FLAGS OF OUR FATHERS)﹕深具歷史價值, 值得回味」: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22/n1495226.htm

trailer:


回bluegazine主頁

2006/10/19

奧爾漢‧帕穆克(Orhan Pamuk)



早兩天,辦公室內,同事D跟我說她買了土耳其作家奧爾漢‧帕穆克(Orhan Pamuk)的《我的名字叫紅》(簡體字),且把書拿給我看,她隨即補上一句,帕穆克剛奪得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我的名字叫紅》,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書,不單因這書去年在全城書店熱賣,更因楊千嬅曾在香港電台主辦的十大好書推介過這本書。一個大癲大廢、像不常用腦袋的女藝人竟推介如此的一本文學作品,怎不讓我側目。

相信不少人都不甚認識奧爾漢‧帕穆克,其實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在西方世界早已確認:

他的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在1982年出版,即得到《土耳其日報》小說首獎。帕穆克其他的著名作品還有《黑書》(1990)、《新人生》(1994)、《我的名字叫紅》(2000) 《我的名字叫紅》曾獲得2003年都柏林文學獎,同時也贏得了法國文藝獎和意大利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提到:

穆克在其作品《白色城堡》((Beyaz Kale),1985出版)中,將西方小說敘事方式與東方文化的神秘主義和象徵主義融為一體,奠定了他在國際文壇的地位。帕穆克的作品多反映土耳其的過去和未來、東西方文化交流和衝突,以及土耳其曲折的發展歷程。

帕穆克非常關心自己的祖國,且一直執著用母語書寫他的作品。

儘管帕穆克本人長期在國外居住,精通英語,但他的作品都用土耳其語寫作。帕穆克1952年出生於伊斯坦布爾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他經歷了土耳其社會變革,這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帕穆克曾因批評土耳其政府,不願處理第一次世大戰時阿美尼亞人被屠殺的事件,及庫爾德分離活動,一度被當地政府起訴。




資料來源:
出版之門:
http://www.publishing.com.hk/default.asp

延伸閱讀:
奧爾漢‧帕穆克(Orhan Pamuk)官方網頁:
http://www.orhanpamuk.net/
奧爾漢‧帕穆克著作中譯:
http://www.cite.com.tw/authors_search.php?authors_id=7072
奧爾漢‧帕穆克訪港演講會:
http://www.cityu.edu.hk/
南方朔談奧爾漢‧帕穆克: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9/17

號外060917:《印刻》37期

小說家的難題

創作者必然具有多重身分,書寫的當下是小說家,書寫以外的時候則是社會公民或其他,不同的身分會有不同的話想講,也因此,如何適當地在小說裡,透過人物的舉動、情境細節的暗示等等,傳達其他身分想說的話,甚至選擇讓其他身分的目的破壞文學性格的完整,特別對懷抱強烈社會關懷的小說家而言,便成了艱難的考驗。

本期的三位小說作者:朱天心、桑品載和帕拉莫迪亞‧阿南塔‧杜爾,各自解決這難題的高明程度留給讀者評斷,不過,我們至少能發現一個共通點:乍看之下,本期的三篇小說〈南都一望〉、〈戰爭的乳房〉和〈來自科馬約蘭的消息〉寫的都是個人際遇和情感,但仔細再讀就會發現,作者們悉心描繪的背景,意圖呈現外在環境變動下個人具體而真實的內在流動,進一步「從特殊的有限的實體,藉由隱喻想像連結到一個共相」。

第四個年頭的開始,我們也開闢了數個新欄目。

現實裡的作家,往往比他們創造的小說人物難以理解。通常,對作者生平細節的了解有助於我們欣賞並理解他們的作品。出生於九月逝世於九月的張愛玲,作別人世忽忽十一年;她的八十四封珍貴書信由莊信正教授詳加註解,從迢遙的時光彼端來到讀者眼前,本期先行刊載其中二十封。這些書信,是她隱居歲月的簡短發聲,亦可視為一種自我素描,讓我們得以看到「柴米油鹽」的張愛玲。而「文壇論戰」則由海明威和戈楚‧史坦揭開序幕,介紹美國知名文學創作者之間的恩怨,在閱讀作品、探索作家與作品間弔詭的關係時,提供更多面的訊息和更寬廣的視野。

「異境發聲」將焦點對準台灣獲得讀者肯定的網路創作者。我們不止要介紹作者或作品,也希望站在文學觀察者的角度,甚至透過其他創作者的眼光,對自網路誕生的閱讀現象進行另一番解析與詮釋。

《印刻》創刊的第一年,紀蔚然拆解日常生活戲劇成分的專欄「嬉戲」,引起熱烈的迴響。新專欄「誤解莎士比亞」,延續既幽默戲謔又一針見血的風格,帶大家「誤讀」殿堂之上的西洋戲劇經典。年輕作家鯨向海以詩作進入文壇,令許多前輩亦感驚豔,但散文作品也別有意趣。在「幻覺的行列」裡,他將以自身的詩歌技藝和醫學背景,展演文字與思緒無聊又瘋狂的翻雲覆雨。

期望新作家新作品在新的年度充沛《印刻》的能量,帶給您更豐愉的閱讀體驗。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9/05

號外060905:捷克新浪潮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將於10月3日至22日舉辦「捷克新浪潮」,精選捷克六十年代十二齣難得一見的佳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及UA朗豪坊放映。

「捷克新浪潮」官方網址:
http://www.hkiff.org.hk/chi/events/09czech/09czech_list.html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8/23

號外060824:「新視野」藝術節

「新視野」藝術節是藝術家突破自我,跨越不同領域和展示創新風格的最佳平台。各種各樣的舞蹈、音樂、戲劇和視覺藝術的完美結合或創意撞擊,無論是早已「曝光」或「心意一場」,總之各自各精采。

今年藝術節特別委約兩個跨國合作演出,包括李勁松及Khoomii Sound Machine 的《
蒙古新音》,英國修芭娜‧嘉亞辛舞團和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合作演出的《新作品》(暫名),兩個組合現正密鑼緊鼓地分別在蒙古烏蘭巴托、香港及倫敦全力排練及創作,未公演已備受各地藝術節策劃人關注,精彩可期。

藝術節有不少令人期待的名字,其中包括當今美國最當紅的華人編舞家
沈偉、同樣備受各地劇評人激賞的新加坡前衛劇場健將王景生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李六乙、樂迷爭先朝聖闊別香港多年的坂本龍一、同時迷倒美國和日本「OL」的三味線Boyz吉田兄弟,還有法國芭蕾舞大師羅蘭‧佩蒂夥拍《談談情跳跳舞》女主角草刈民代……

不能不提的是本地藝術家的最新力作:包括由華特帶領的香港管弦樂團演出《
春之祭》;陳國平和他的音樂組合演繹的完全音樂劇場;詹瑞文和甄詠蓓的史詩式大便偽歌劇《廁客浮士德》;一休 ┼ 許樹寧 ┼ 金培達 ┼ 張達明 ┼ 契訶夫 = 《飆‧櫻桃園》;還有瘋祭舞台何應豐聯同十多位不同界別創作人描劃的香港情色錄。

「新視野」藝術節搜羅了當今最新最酷的跨界劇場演出,節目簡介已
搶先披露,更詳細節目資料將於9月1日全面發放,門票於9 月2日公開發售。

「新視野」藝術節官方網址:
http://www.newvisionfestival.gov.hk/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8/22

我是如此認識Julia Kristeva的(三之二)

恐怖的權力:論卑賤

在google搜尋回來的條目中,竟赫然發現一篇南方朔的文章,題目甚不雅,名為「為甚麼他們喜歡玩大便?」【3】。他把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在《恐怖的權力:論卑賤》一書中有關卑賤的概念,應用在台灣的阿扁和民進黨身上,且進一步作出分析。

我們都知道有許多慒懂小孩都很喜歡玩大便。而在恐怖症、被迫害妄想症,以及其他精神病患的行為裡,不但玩大便,甚至還經常用大便把自己塗得滿身,吃吃而笑。

或許有人會以為「玩大便」,這多噁心啊!但其實它卻非常嚴肅而且理論。大便是「我」的「裡面」拋棄出來的一種不欲的東西,因而它有「我」的一部份在裡面,儘管大便是一種汙穢,一種卑賤,但當「我」面對自我存在的價值受到威脅,「我」已經失去了位置時,這時候大便這種汙穢卑賤的東西,就成了「我」面對威脅時候反抗與護欄。「我」在自我卑賤中,進行著我的那個讀不出所以然的「主體」之保衛。因此,當我們看著瘋子把自己塗得滿身皆大便,我們別以為即是沒有意義的瘋,而是他在自身幽黯王國裡對他自我主體所做的保衛工程。自我卑賤因而是一種終極的自我回歸,也是自戀的最極端形式。

因此,玩大便這種汙穢卑賤的現象是有意義的。它是自我在意義崩塌時所做的大撤退,企圖在自我卑賤之處重新出發。由於它是回歸到最原始的卑賤中,因而它具有某種狂歡的特性,但卻因為這是一種墮落的假昇華,因而它愈是高興的玩著大便,迷失的也就更多,廿世紀在卑賤問題上有原創


貢獻的法國女思想家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在《恐怖的權力:論卑賤》裡就指出,卑賤沒有別的意義,它只是要保衛意義不存在之後失去的地盤和疆界。因而他們會像夢遊者一樣做著語言遊盪,要在東拉西扯裡為自己找到新的邊界線,愈是胡扯,愈是自以為可以得救。這也就是說玩大便,必然會有大便語言。汙穢、卑賤、狂歡、自虐、怪誕,所有這些事情都會在自我卑賤中出現。


最近每天看著阿扁和民進黨都在演出那似乎永無止境的墮落下流戲,而這齣戲終於在民進黨爭權奪利、毫無是非,但卻套了個「勇於承擔」的假帽子的全代會達到了最高點。對於他們的這些總體表現,我一直想用一個總體的概念來加以總結,在想了很多天之後,答案終於豁然貫通的出現了,那就是他們一堆人都在歡天喜地的玩著大便,也說著各式各樣的大便語言,這是一種集體的自我卑賤化,要在業已山窮水盡的此刻,透過卑賤來拗回一點殘破的地盤。而我擔心的,乃是卑賤意謂著向卑賤物回歸,玩大便的也終將淪為大便。


對阿扁和民進黨,我們根據正常的人性所做的善良建議或惡言批評,都已講到不想再講。這時候我們或許已有必要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進一步思考反省了。蓋只有如此,或許才會知道他們為甚麼會搞成這樣。我的答案是:他們一堆人其實都是在玩著大便遊戲啊!


【3】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72400229,00.html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8/21

我是如此認識Julia Kristeva的(三之一)

從沒想像在報章副刊的專欄文章讀到羅蘭巴特、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傅柯(Michael Foucault)、拉康、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又或思想界新貴齊澤克(Slavoj Zizek)的名字,然而,自《成報》改版後,幾乎每天都會讀到思想界重要人物的名字,當中既有早已風聞的,也有非常陌生的。

自戀與戀物

一個早上,在家中工作前上網看《成報》副刊,讀到沈君平的專欄「都市圖譜」,內容是有關戀物與自戀的。他在文中提及了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克莉斯托娃(Julia Kristeva)。
 


人為甚麼會戀物﹖西方學者發現,原始部族以為任何物件如石頭、武器、羽毛、飾物……皆具有自然界的魔力,或有神靈依附於物,使物主消災去病﹔泛性論者佛洛依德提出「陽物邏各斯中心論」(phallogocentrism),認為戀物癖都誤認了物神(fetish)是陽具替代物。

 佛洛依德認為凡心理機制均與性及性慾相涉,故此,幼兒最初相信母親跟他一樣擁有陽具,拒絕承認女性沒有陽具這個事實——如果母親由於被去勢才失去陽具,那麼,他也可能被閹割。幼兒期的男性對陽具此一有別於母親身體的性徵,都不免既愛且恨,遂產生無以名狀的自戀情結。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克莉斯托娃(Julia Kristeva)另有論點,她認為戀物癖與拉康的「鏡像理論」相關﹕幼兒對鏡像的迷戀,形成了最初的自戀期,從而學習區分自我與他者、自身與外物,認識到鏡像有別於自我,才可以接受與母親分離的失落感,繼而體驗了一套象徵秩序——戀物癖不擅於借語言表意,卻藉將身外物(客體)據為己有,以秩序化的外物來安頓身心。

 克莉斯托娃認為,幼兒一旦開始對自我鏡像迷戀,未能區分鏡像與身體,就可能構成戀物癖。不管他認定母親沒有陽具是由於被閹割,抑或深深迷惑於鏡像,戀物癖是一套心理機制﹕透過戀物回歸原始的「自體性行為」(autoeroticism)。【1】

一直對「戀物」與「自戀」等課題有興趣,且看過一些相關文章,只是,像沒聽聞過克莉斯托娃(Julia Kristeva)這名字,好不陌生。一如以往,每逢遇上陌生的學者名字和學術用語,我都會用google搜尋相關資料,以初步了解一些既有興趣卻陌生的課題。

神聖與賤斥


我於是在google鍵入Julia Kristeva,在「所有中文網頁」部分搜尋。搜尋結果顯示與Julia Kristeva有關的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資料大約有11,200頁。隨意地順序檢視,其中一頁是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理論專題的內容大綱,題目為「神聖與賤斥」:



課程設計宗旨︰

我們要如何理解與回應有關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所宣導的精神「淨化」,戒嚴時期國民政府所執行的文化「清潔」運動的問題,中國三0年代的新生活運動,或是德國納粹時期的文化清潔政策與頹廢藝術?

換一種問法,我們要如何思考「噁心」之事物到底違反了什麼範疇的分類系統?神聖事物之追求又反映了主體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一個文化所畏懼排除的對象與神聖而不可侵犯的他者之間有什麼樣的關連?這些分類系統呼應了哪些社會或是主體的需求?如何在身體、信仰、價值、政治之場域中被實踐?

要回應上述問題,我們需要將佛洛依德所討論的圖騰與禁忌,以及克莉絲蒂娃所討論的神聖與「賤斥」(abject),放到文化與社會歷史的脈絡來理解。因此,這門課將從人類學、符號學、精神分析與哲學的角度出發,閱讀相關的文化理論,包括Emile Durkheim, Sigmund Freud, Georges Bataille, Rudolph Otto, Rene Girard, Mircea Eliade, Mary Douglas, Julia Kristeva, Jean-Luc Nancy, Emmanuel Levinas, and Giorgio Agamben。

這些理論層次的閱讀可以協助我們思考與討論:在特定的歷史與社會脈絡下,文化系統所急切試圖推離排除賤斥的對象為什麼會產生?背後隱藏的恐懼對象是什麼?這些系統如何透過論述與文化政策執行此排除機制?這種排除系統又如何將特定族群驅逐於社會的邊緣位置?也就是說,我們要討論:為什麼社會與國家會以身體的模式想像與管理?為什麼文學與藝術也呈現肉身的症狀?前衛藝術為何會採取顛覆跨越的策略向此系統挑戰?當「賤斥」與「神聖」的並存發生在國家統治、文化政策論述或是文學藝術創作之時,會引發了什麼樣的「潔淨/不潔」的倫理、權力與美學配置?【2】


【1】http://www.singpao.com/20060813/feature/865245.html
【2】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onlinecourse/sacredAndAbject/index.html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8/18

號外060818:台北第二條書店街

一想起台北,便心癢癢,恨不得立刻拋下身邊瑣事,飛往台北,泡書店,大肆搜購書籍和影碟。

相對香港而言,台北市非常著重文化方面的發展與投資,商界也不例外,商業經營的誠品書店更成了當地的文化地標。因此,台北一直是本地熱愛文化人士的旅遊勝地;身邊不少愛書和電影的朋友,最常外出作短期旅遊的目的地也是台北,通常三四天已可踏足台北的文化景點,滿足文化欲望,捧回大疊大疊的書籍和影碟。自今天起,逛台北,又多了一個好去處,那便是第二條書店街——「捷運中山雙連站捷運書店」。

《出版之門》昨天引述了《台灣蘋果日報》的相關報道:



閒置多年的台北捷運中山地下街,將於明天(18日)重新開張,全長一公里多,將有40多家書店,成為「捷運中山雙連站捷運書店」,這是繼重慶南路後,台北市的第二條書店街,開幕期間將有多項促銷活動。


據報道,台北捷運公司表示,捷運書店街最大特色,在於以出版品性質分類,例如文學、藝術、漫畫、資訊各
成一區,讓整條書店街,成為一公里長的大書店,民眾可利用捷運系統,培養隨時閱讀的捷運文化。捷運書店街由藝殿國際圖書公司得標,總經理盧欽政昨表示,省內各大出版社都已進駐,包括城邦、遠流、圓神、方智、時報、聯經等,城邦出版社舉辦一個月全面七五折活動,回頭書(通路商未售完退給出版社的書)五本以上三九折。明天地下街中山站廣場將舉辦作家吳若權新書《更愛明天的自己》簽書會,9月18日以前,凡持悠遊卡到捷運書店街購書,皆享七五折起的優惠。盧欽政說,未來不排除持續推出與悠遊卡相關的促銷活動。盧欽政表示,書店街還規劃有多處廣場、舞台等空間,並將舉辦媽媽說故事、作家演講、新書發表會、漫畫同人誌等活動。在中山北路二段上班的王小姐表示,她上下班都走中山地下街到台北車站,捷運站內有書店街很不錯,「否則到處都是服飾店,也該有處讓心靈歇腳的地方。」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8/07

第一屆香港性工作者電影節



「老細爽唔爽」電影巡禮

游靜


 8月11至13日,有「第一屆香港性工作者電影節」,由關注性工作團體「紫藤」舉辦。是次影展每場均設映後座談,由大學教授主講。所謂「性工作者」,就是不少人習慣叫的「雞」、「妓女」、「北姑」、「小姐」等。但從事色情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其實五花八門,每個範疇也可能極專業,並非我們一般想像的單一籠統,從歌女舞女藝伎艷舞女孃、(部分)按摩女郎遊客玩伴,至陪酒AV男女優交際花一樓一企街S/M等,生意技巧及遊戲規則各異。「性工作者」這叫法,不但不分性別,肯定各種性服務業,避免以一概全,也較為客觀中性(如「電影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稱謂),強調這些行業也是工作,僱用社會中不少勞動人口。

 這小小的國際電影巡禮,題材廣泛﹕《嘜相害》探討警方釣魚慣性行動﹕警察、線民與姐仔的連鎖關係,如何同時是政策欺壓弱勢的受害者,提供一種觀看與思考執法體制的角度。另一邊廂,《假裝看不見》則帶我們貼身體驗新移民生態及性工作者感受。《夜仙曲》及《公娼啟示錄》同樣以當地性工作者自救團體出發(加爾各答的DMSC及台北的日日春﹖),呈現道德枷鎖如何與腐敗政府機制合謀,並強調弱勢社群自我組織及教育大眾的龐大潛能。《美國「小姐」上電視》與《親善大使企華爾街》卻展演一種完全不同的搞笑美學,把國家主義論述與資本主義邏輯挪用又反轉──在紐約華爾街這累積全球資本的中心,一個女人可以公開用性勞力換生活費嗎﹖性工作本來便可以是一種表演藝術形式(歐美很多藝術家同時是姐仔哥仔的原因之一﹖),這位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姐「花心」正是要具體強調她身份的重疊多樣化。

詳情可查詢﹕23327182,
ziteng@hkstar.com


在網上瀏覽《成報》副刊,讀到游靜以上的一篇文章,主要是介紹「第一屆香港性工作者電影節」。

看了游靜的文章,不禁便回看本地就性工作者這議題的思考與反省。不難察覺的是,在有心人的關注和積極工作下,性工作者的形象已有著一定的改變,且大多是正面的。

還記得年少時,身邊的有關性工作者的論述,不外是「逼良為娼」又或「自甘墮落」,不論前者或後者,統統都受到平面化妖魔化的抹黑,成了社會中不道德的一群,主流社會索性讓她們活在恍如陰間的黑暗角落,永不超生。然後,在自義心態中,主流社會便心安理得地與她們老死不相往還。及後隨著有心人的關注,一般人對性工作者的認識更立體更有血有肉了,而過往主流社會刻意建立的刻板定型,也不那麼具宰制性的摧毁能力了。

個人的看法是,對性工作者的關懷,像其他社運一樣,策略性的起步點當然是平衡又或顛覆主流的論述,不過,長遠而言,不該毫不在意地自限,滿足於摧毁。在平衡又或顛覆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只是意識形態的彼此較量和殺戮,卻看不到「性工作者」這個概念和名詞背後的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個體。

像我們一樣,她/他們(即使是「非法」居留的)也是社會的一分子也,有著思想和情感,也有親人和朋友,也有人生的夢想。像我們一樣,她/他們也面對著建制與社會的壓逼,生活也有其艱難的一面。只能說,像我們一樣,她/他們是人。她/他們值得我們尊重。要尊重,便得先認識她/他們。或許,是次香港性工作者電影節,是一個機會。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8/01

《成報》副刊的關懷

沒想到,我與《成報》,若即若離地,竟一起走過了二三十個年頭。

少年時代,父親每天買《成報》,我常常順手拿來看。《成報》,在我少不更事的階段,副刊文章在我心靈留下了痕跡。不管好壞,那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後來,自己有能力買報紙,買的卻是《明報》,也許,我貪慕《明報》*的知識分子氣息,嫌棄《成報》的低俗品味。然而,對《成報》,我是有著一份莫名的感情的。

過去一兩年,我幾乎每天登入《成報》網頁,為的是看李偉儀的文章。無論認同與否,不能否認的是,她的文章不陳腔濫調,且能不時挑動我的思緒,讓我更深入思考女性主義、性別,以及性的議題。

沒想到,曾一度傳出經濟出現問題的《成報》,竟越辦越精彩。早已從某次友人飯聚收到風聲,葉輝會協助《成報》的副刊作一些新搞作。聽後,一直在期盼。今天登入《成報》副刊網頁,看到新加了不少專欄,當中不乏我鍾情的作家,如董啟章、梁文道、西西、何福仁、崑南等。手指不斷click,心情也不斷起伏。

董啟章、梁文道、西西、何福仁、崑南,《成報》,像是風馬牛不相及,卻走在一起,以簡潔扼要的文字孕育著一種人文關懷。在他們的文字中,我恍惚嗅到陣陣文學的氣息,我像是聽到知識分子的心跳聲。

從今天起,我網上閱讀的習慣又不一樣了。

*
可是,《明報》去年就韓農在灣仔示威的報道標題(像是什麼「灣仔淪陷」),讓我對《明報》徹底失望,知識分子怎會出賣世界上弱勢的一群。我接受不了。自那夜起,我決定不看《明報》。最令我難受的是,《明報》沒有了知識分子的判斷力與關懷,卻裝作知識分子。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7/25

號外060725:天星系列之(一)——「瞻仰香港最後機械鐘樓」



《SEE》雜誌與Habitus合辦

天星系列之(一)
「瞻仰香港最後機械鐘樓」
The HK Last Mechanical Turret Clock (1958 – 2006)

專題故事討論會

SEE雜誌新一期經已出版,封面故事以快將清拆的天星碼頭及其鐘樓作為專題研究,當中展示天星碼頭的出身、鐘樓美學與其文化淵源,以及碼頭作為現代建築融入維港兩岸山脊線設計的智慧,並挑戰現行文物古蹟制度的不足,期望作最後努力拯救一幢堪稱「香港版大笨鐘」的維港標記,在社會集中討論填海新發展新面貌同時,鼓勵專業及社會人士發揮文化創意,考慮將碼頭及鐘樓保留並融入未來發展。

SEE與Habitus將合辦專題分享會,透過SEE初步搜集得來有關碼頭及鐘樓的資料,啟動社會人士對其文化價值的討論,屆時亦會首播一段展示天星鐘樓內部結構的紀錄短片,加深讀者在SEE雜誌平面的文字及圖片紀綠以外的了解。

日期:2006年7月29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5時至7時
地點:中環大會堂商座8樓演奏廳
分享單位:SEE雜誌負責人鄭敏華/Habitus合伙人楊陽(紀錄短片攝錄人)
留位電話:21274503/29730231(以便工作人員安排配合)

*本活動原定假西港城Habitus舉行,但由於近日簽名運動反應熱烈,遂決定移師較大場地,容納更多參加者。不便之處,誠蒙包涵。
--
SEE Network - City Planning - Public Education -
Publication
SEE -
The Fir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Magazine in HK
http://www.project-see.net/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7/21

號外060721:「酷/愛身體」多媒介展覽


「酷/愛身體」曾於2004年於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及北京798展出,是一個著重互動對話和概念伸延的多媒介展覽,展現的是藝術家個體如何以藝術介入性別議題。是次在香港展出的藝術家有十位,透過不同媒介─繪畫、雕塑、陶塑、攝影、錄像及表演,指向與性別及身體,特別是這課題在中國及華僑語境下的涵意。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7/18

號外060718:香港書展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又來臨了。

每一年,我都會把香港書展批評得體無完膚;每一年,為著工作,為著「掃貨」,我卻也會進進出出數次。

自去年開始,香港書展與亞洲周刊合作,在書展期間辦了有一些頗有意義的講座。去年,我便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心目中的好作者如南方朔和陳冠中。

這年,香港書展舉辦了好幾個有意思的講座,且與文學有關,負責的講員有小思和余華等作家。欲了解詳情,可登入香港書展網頁瀏覽:
http://www.hkbookfair.com/chi/evt_schdt/event.htm




城邦書店也在書展期間與香港藝術中心合辦《作家面對面》講座(免費入場),出席作家包括:余華、董啟章、利志達。

第一場: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時間:2:00pm - 4:0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出席作家:余華 主持人:潘國靈


第二場:2006年7月21日(星期五)
時間:4:00pm - 6:0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出席作家:董啟章 主持人:鄧小樺、陳智德


第三場:2006年7月23日(星期日)
時間:7:00pm - 9:00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出席作家:利志達 主持人:黎達榮


活動查詢
香港藝術中心
電話:2582 0200
傳真:2802 0798

城邦書店
電話:2508 6231
傳真:2578 9337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6/28

號外060628:第六屆香港文學節

「香港文學節」又到了,是屆主題為「文學,就在生活中……」,日期由2006年6月30日至7月16日。



相信以下活動會很精彩,值得留意:


研討會(一) 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
研討會(二) 香港文學的跨地域性
研討會(三) 兩岸三地文學及海外華文文學:獨特性與共通性

官方網址:
http://www.hklf.org.hk/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6/23

奇斯洛夫斯基(Kieslowski)


過去一個星期,分別收到百老匯電影中心「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的電郵和郵寄宣傳品,因著妻子病況而一度低沉的心靈再度驛動。妻子康復得很理想,我可以開始重拾個人的文化活動空間。

多年前,奇斯洛夫斯基(Kieslowski)的《藍》(Blue)和《兩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曾讓我留下深刻的感性體驗。我至今仍忘不了《藍》。及後看《十誡》(Decalogue),面對人生種種哲思和倫理的碰擊,思想和心靈久久無法平靜下來。自此,我便沒法離開奇斯洛夫斯基。

《藍》


當下,是這位導演的十年祭,儘管生活忙碌,我也沒法置身事外,得在漆黑的光影空間,與一眾奇斯洛夫斯基迷回味他的作品,以作憑弔。


以下奇斯洛夫斯基的簡介摘自百老匯電影中心網頁:

1996年3月13日,震驚全球影迷的一天——奇斯洛夫斯基逝世。

十年前,奇斯洛夫斯基正值創作的高峰期,剛完成了《藍白紅三部曲》,正欲退休又復萌創作念頭之際,卻突然心臟病發,手術失敗,卒於波蘭,享年54。臨行前,他遺下了另一個三部曲的電影故事大綱——《天堂》、《地獄》和《煉獄》。

四年前《疾走羅拉》導演Tom Tykwer執導的《疾走天堂》,及今年《無人地帶》導演Danis Tanovic執導的《Hell》,便正是奇斯洛夫斯基御用編劇兼老拍檔Krzysztof
Piesiewicz,根據他生前寫下的電影大綱所編寫。它們都有奇斯洛夫斯基電影的影子,看得出他那觀人於微,看人性看世界的一份睿智,與他早期的作品一脈相承。

奇斯洛夫斯基早期的電影,拍的都是紀錄片、劇情短片和電視作品。不論那一類型,他的作品都不囿於傳統規範,與當時同期波蘭導演的作品截然不同。他的紀錄片沒有主導性的旁述,一切從人出發,旨在反映現實,尤其是當時波蘭共產政權下的人民生活,以藉小喻大的手法,一方面避免電檢的封鎖,另一方面更貼近人民的角度去批判官僚主義和政府的無能。《車站》、《醫院》、《工廠》和《辦公室》都是此中代表作,平易近人,活現了波蘭人民於共產政權下生活的悲涼和無奈。

奇斯洛夫斯基的劇情片,打從他的第一部學生作品《電車》開始,已看得出他後期作品中經常重複出現的母題:情事的曖昧(《情誡》)、人生的矛盾(《十誡》)、機緣的播弄(《紅》)、命運的安排(《盲打誤撞》)、女性的感觸(《藍》),而當中最可堪玩味的,莫過於他那不可解釋的感性(《兩生花》)和非敘事性的安排──出現於《十誡》和《藍白紅》中路上拾樽的婆婆──這些特徵,都成了他署名式的標記。

十年了,我們現在只可在銀幕上懷念他的電影,同樣地渡過了十年光影時間的百老匯電影中心(bc),亦已邁進第十個年頭。十個年頭是一代,我們在這個日子裡籌辦「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除了讓十年前已成為奇斯洛夫斯基影迷的那一代人懷念這位當代歐洲電影大師之外,更希望在十年後的今天,新一代未有機會在銀幕上看過其作品的年輕影迷,可藉今次較全面的放映,有系統地欣賞他的作品,尤其是今次所選映的早期短片及紀錄片,都是了解奇斯洛夫斯基電影世界的重要作品,錯過者自誤。

http://bc.cinema.com.hk/adhoc/krzysztof_kieslowski/index.html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5/24

號外060524:巴西足球夢




看藍色俄羅斯的5月24日的網誌「藍色電影夢」,竟得悉《無國界追兇》導演Fernando Mereilles帶領三位新生代導演拍了一齣名為Ginga的足球紀錄片。內容摘錄如下:

昨天上午到愛樂電台錄音,信箱裡擺著一封cd大小的小包,打開一看,封面是橙黃色的底,映照著籬笆上的五個彩繪字:Ginga,副標上則寫著:「巴西足球靈魂(The Soul of Brasilian Football)」。「哦,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又快到了,音樂也出爐了…」我在心頭告訴自己。

半夜回到家,拆開這封小包,才發覺這不是唱片,這是一部七小段的足球紀錄片,七個巴西的足球故事,由《無法無天》(City of God,小鳴按:香港譯作《無主之城》)和《疑雲殺機》(Constant Gardner,小鳴按:香港譯作《無國界追兇》)的巴西導演Fernando Mereilles帶領三位新生代導演一起完成的巴西足球故事。

(閱讀全文)

Ginga足球紀錄片網址:
http://www.nike.com.tw/

2006/05/21

Sophie Scholl 的啟迪


一齣電影,竟讓我重新檢視香港的電影文化,又或與電影相關的文化。

星期五(19/5/2006)*早上,發現《蘇菲最後的5天》 (Sophie Scholl--The Final Days **,下簡稱《蘇菲》)的映期快結束了,因為只有百老匯電影中心和IFC在上映,而在周末和周日只有一場,是晚上九時五十分的。***心情沉了一沉。

本早已與K約好下周才看《蘇菲》,眼見刻下形勢,立刻致電K。我們很快便作出決定——即日看《蘇菲》,以免錯失機會。掛了線,我不禁慨歎,一齣較有意義的電影,且質素不應太差,怎麼會如此快「落畫」呢。看過電影,離開百老匯電影中心,我們都很喜歡這電影。電影讓我們思考了不少公民與政治的課題,我還打趣說,《蘇菲》可用作通識教材。我們邊向油麻地方向走,邊談電影內容,好不投入。

人間蒸發。是錯失?還是別有內情?

昨天(20/5/2006),早上,一如以往慣例,看過喜歡的電影,都會上網搜集電影的相關資料和圖片,一來用作收藏,二來方便日後寫作之用。我開始在本地的電影資訊網頁瀏覽,在yahoo的電影資料中,看過的《雛菊》、不想看竟還未「落畫」的《至尊無賴》都有,偏找不到仍在上映的《蘇菲》。當時心想,也許只是一時疏忽而已(不過,一個如此財雄勢大的公司不應出現如此疏忽),於是便瀏覽另一個我常瀏覽的mov3.com,我的天,竟又出現同一疏忽。心有不甘,再上另一個近月較少瀏覽的電影網頁filmplay.com,看了多頁「即日上演」的網頁,連在元朗獨家上映的《反鬥狂奔》也有資料,怎麼卻沒有《蘇菲》呢。

是巧合?還是別有內情?無從判斷!惟一肯定的是,這三個電影資料網頁都辦得有規模,有相當多想看電影的如我都會參考它們的資料,看看哪齣電影在上映,看看電影內容簡介,然後才作出選擇。肯定的是,它們已成為了很多人的電影資訊來源,不少人都養成了依賴這些電影資料網頁的習慣。對於不再到電影院查證的網上瀏覽者而言,思考邏輯大有可能是,它們有的,現實世界便有;它們沒有的,現實世界便可能不存在。這一回三個電影資料網頁都出現資料失誤,正生發如此效應。同一時間三個,不是單獨一個,情況可大可小。同一時間三個都漏掉同一齣電影,而不是單獨一個,這等於讓電影「人間蒸發」。作為一名電影發燒友,看到如此景況,委實難以接受,甚至忍無可忍。它們如此的表現,無形中已扼殺了一齣電影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如此的經驗告訴我,不可對傳媒或資訊網頁養成倚賴的習慣。可能因著無心的疏忽,又或別有用心的考慮,它們是有一天是會出賣受眾的、且會變成不可靠的。可悲的是,奈何人是有墮性的,與某些人物事物相處久了,依賴性便自自然然扎根了。

自言自語自閉的影評文化

為了追尋與《蘇菲》有關的資料,我以《蘇菲》的電影名稱,在google作出搜尋。沒料到再度遇上一個影評人石琪的文字。很久以前,自發覺他的影評不再讓我信服,我已沒有閱讀他的影評了。不過,昨天我還是看看他怎樣評價《蘇菲》:


【明報專訊】 1943年納粹德國在大戰中死撐硬挺之際,慕尼黑一群大學生以「白玫瑰」之名,秘密宣傳反戰反納粹。「白玫瑰」事蹟早已拍過電影,德國片《蘇菲最後的5天》 (Sophie Scholl—— The Final Days)是最新一部,得獎不少,包括去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和最佳導演獎,亦獲提名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此片並非評述「白玫瑰」的來龍去脈,而是根據真實檔案,描寫女大學生蘇菲緒爾被補、受審、處決的最後幾天經歷。導演馬克羅特蒙不搞奇情驚險,十分平實,主體是女主角被蓋世太保調查盤問的問答戲。

在惡勢力下憑良知不怕犧牲的蘇菲緒爾難能可貴,然而單看此片,女主角「政治正確」得有點聖女樣板化,欠缺立體的性格與感情描寫。其實和她一起被補處決的哥哥更重要,他曾入伍上戰場,親切戰爭慘,目睹納粹罪行,退伍後入大學積極參與反納粹的地下活動,妹妹只是追隨者。

可惜片中哥哥佔戲不多,由妹妹擔正,大概因為女生就義更有吸引力吧。

《蘇菲》得獎,顯然主要由於「政治正確」。不過,戰後以來,反納粹已成金科玉律,甚至沒有不反納粹的言論自由,我覺得此片仍是政治宣傳片,沒有新意。比較特別之處,是這部德國片不像荷李活片常見那樣把納粹完全妖魔化,片中毫無酷刑逼供,沒有凌辱被補者,連蓋世太保盤問官也斯文,有人性。僅得法庭審判長惡形惡勢,強詞奪理。

相比之下,一年前德國片《希特拉的最後 12夜》較佳,拍出納粹末日的困獸狀 。

他於第二天另一篇評《蘇菲》的摘錄如下:


【明報專訊】昨天談過德國得獎新片《蘇菲最後的5天》,描述二次大戰慕尼黑大學女生反納粹被捕受審的真事,拍得平實,但缺乏新意和深度,成績中等……

讀著石琪的文字,回想自己年輕時,曾在他的文字世界訓練自己怎樣看電影,吸吮電影的知識。當下,回想那段日子,心中仍有絲絲鄉愁般的暖意。只是,一切俱往矣。不能不說的是,當下,我極不喜歡他以單一的標準看電影。在他筆下,很多別具異彩的電影,都被評得不值一看。我越來越認為,他只代表一種成長於上一世紀七八十年代、現已成為中產的主流美學和品味。在電影文化仍未普及的那段年日,他的影評文字確實為電影的欣賞和推動作出了貢獻。然而,在後現代社會的多元化取向的百花齊放處境中,他的獨沽一味便顯出一種保守性。我不獨懷疑他解讀後現代諸色美學的能力,更憂慮他的電影文字在阻撓部分觀眾欣賞主流以外的電影。換句話說,他已由昔日的電影文化推手,成了今日「阻住『電影文化』地球轉」的保守分子。情況有如香港社運歷史的翻版,一班昔日火紅年代的學生悍將,今天成為了民主進程的絆腳石。這是我最不想見到的、卻又若隱若現地發生的悲劇。

談起影評,雖說身處後現代,影評的進路及風格百花齊放,幾乎人人都可評說如電影之類的文本,不過,只要涉及評論,總要符合一些思考與書寫的原則。每想及此,不得不狠批一眾報章或消費雜誌中流行的打分數式電影小報告。讀者根本難以從那些分數理解高分又或低分的理據,也無從掌握欣賞電影的竅門。也許香港電影評論的文化根基真的非常薄弱,不時可看到一些不知所謂、令人捧腹的評論。在google搜尋《蘇菲》時,我竟看到如下一篇令我大惑大解的影評。看罷,只能冷笑。根據martinlung個人網頁資料,如猜測準確的話,他應是影評人協會成員。在該篇評論中,他說:


觀看挾著一大堆得獎名單的電影通常只有兩種感覺,一是名過其實,二是實至名歸,對於這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及得到柏林影展最佳導演及女主角獎的《蘇菲的最後五天》(Sophie Scholl: The Final Days,2006年),我只能把它列入前者。




然後又說:

面對著有豐富歷史資料可供發掘的前題下,導演Marc Rothemund 卻用了三份之二的時間去拍攝蘇菲與審問官之間的答問,雖然在審問過程中也提及蘇菲的背景及組織的組成經過,但沉悶的對話場面並不能提起觀眾的投入感(同場觀賞的甘國亮先生也受不了而中途離去)


首先,我不能認同他對「蘇菲與審問官之間的答問」的評論,不過容後再討論。不過,奇就奇在他何以要搬出「甘國亮先生也受不了而中途離去」去印證自己的論點。在文中,我理解不了甘國亮的動作與他如此言說的關係。只能說,一個可能性是自信心不足,要搬出權威。另一個可能性是冇喱頭。若是前者,一是不寫,一是有足夠信心才下筆。若是後者,要分清創作與評論的分別。若是創作與評論的混合,也起碼要有「冇喱頭」的美學原則。只能說,martinlung的文章,讓人讀來莫名其妙。

有關演技,他作出如此評論:


演員方面,除了得到最佳女主角獎的Julia Jentsch尚算不錯外,飾演她兩名同志黨友的演員只能以「木口木臉」來形容,死到臨頭還是一副帶點微笑的玉樹臨風表情,不禁懷疑他倆究竟是否到錯片場演錯戲?反而飾演審問官的演員表現最出色,表現出在極權統治下堅信領袖的真理那種歇斯底里的情緒……

我只能說他近乎說對了一半,卻肯定說錯了一半。首先,這涉及評論者對別國文化和人的心理狀態的認識。要理解的是,電影中人物是德國人,生於二次大戰期間,且為「白玫瑰」組織成員。若對歐洲文化有認識,不難知道德國人是較為沉著和冷靜的。電影中人物活在二戰陰影之中,表現肯定與生活於太平盛世的人有所不同。他們都是「白玫瑰」的成員。在那種時勢,能夠有膽加入「白玫瑰」的,定必非等閒之輩,很難想像貪生怕死的人會加入如此高危的組織。此外,Sophie的哥哥曾經參軍,且在前線出生入死。再者,他們都有信仰,而信仰能賦予他們另一種詮釋面前危難的進路。電影中以上種種的鋪排,讓觀眾合理地相信他們能慷慨就義,而不致貪生怕死。我們或許能質疑他們演繹這些英雄時是否拿捏準確,卻不會說:「飾演她兩名同志黨友的演員只能以『木口木臉』來形容,死到臨頭還是一副帶點微笑的玉樹臨風表情,不禁懷疑他倆究竟是否到錯片場演錯戲?」我想,若掌握了文化背景和人物可能有的心理狀態,我們便能較為持平地作出評論。

還影評文化一個真貌

繼續在google翻查,原來香港歌德學院主辦的2005年「MAX!德語電影節」曾播映《蘇菲》,網頁上還附有張偉雄的一篇評論


蘇菲 * 詩誦(Sophie Scholl)並不是另一個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盧森堡的死被全世界自由左翼陣營,作為女性、共產主義思想家及猶太人反納粹黨的精神象徵所記住;相比下蘇菲 * 詩誦就似只是個普通鄰家女孩。礙於國際客觀環境,她少年英烈的事蹟,傳誦的還主要是德國人。曾經在八二年,德國人對蘇菲 * 詩誦及白薔薇地下組織的故事感興趣,分別拍成《最後五天》(Last Five Days, Percy Adlon 導演 )和《白薔薇》(The White Rose, Michael Verhoeven 導演)兩齣電影,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記念,是提起蘇菲 * 詩誦的好時機:前一陣子就有《希特拉的最後12天》(Downfall, 2004),特意不介入猶太人種族角度,連同《抗戰白玫瑰》(可能還有其他),明顯是德國人內部討論的時候了。

影片運鏡的方針很簡單,就是一直伴著蘇菲闖入歷史的舞台,以至於落幕,由派傳單被捕,經歷拘押、審問、上庭、處決,前後只短短五天時間的追隨。個人局限視角,非全知的結構凸顯環境的嚴峻性,增加劇力,同時更讓我們能夠更專注於蘇菲的生命成長。我沒有寫錯,
大限迫近,遂為大於生命的成長。對於德國人而言,這是一段很真實的事蹟,通過口供、法庭紀錄、與及當事人(如審問官的女書記、蘇菲的同室犯人Else Gebel 等)的日後憶述,他們深信蘇菲、她的哥哥漢斯,甚至受牽連的 Christopher Probst 也是勇敢赴死的。

導演洛富蒙德亦如他八二年的前輩處之以嚴謹性,自制的非全知描述外,他更切實去執行順拍,連審問的對談戲也不跳拍;這令演員情緒更連貫集中之餘(令飾演蘇菲的茱莉亞 * 珍舒Julia Jentsch 捧走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也避免了極可能發生的形式化敘事,讓《抗戰白玫瑰》的追尋況味大大發揮:洛富蒙德要追蹤的是蘇菲走出恐懼,找著信念的一刻。

由資料得知,蘇菲對神學極具興趣,故洛富蒙德找著這一點,頓成《抗戰白玫瑰》的母題。一下子把蘇菲* 詩誦的最後日子,接連至聖女貞德事蹟的想像去。加強對審問官 Robert Mohr的感情描述,審問慢慢變為生命的辯論,最終體現為無神論執法者對赴死烈士的肅然敬畏,恰恰是對卡爾 * 德萊葉的經典默片《聖女貞德》(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1928 )暗中相認,兩片的結構與敘事遙遙相對,神聖氣氛亦然。或許蘇菲 * 詩誦短短一生未如聖女貞德般體驗靈啟,然而她可以是另一個羅莎 * 盧森堡,讓我們予以懷念,《抗戰白玫瑰》從中提醒。

看過了張偉雄的評論,再回想之前的評論引述,自然心中便有數了。張偉雄的評論從背景、內容與敘事形式作出檢視,而不是像石琪的一本通書「睇到老」,也不像martinlung般過度自我中心。張偉雄看到的,石琪看不見,martinlung暫時更沒可能看見。

另類視角的補充

在我心目中,《蘇菲》無疑是一齣好電影,不過其藝術性、文學性不足,應無法進入經典之列。不過,從另一角度看,也許導演拍的不是一齣富有藝術和文學氣質的電影,而是一齣典型具德國人文氣質的理型電影。這可見於連場蘇菲與審問員的對手戲,也可見於最後一場法庭戲中。也許,這連場舌劍脣鎗的戲有如石琪所言太過「政治正確」,然而,對我而言,卻不是martinlung所言的沉悶,反是整齣電影的精髓甚或高潮所在。先不論蘇菲等人面對強權的理直氣壯風骨,如何振奮人心,單是連場激辯的論點和節奏,於我,已是一種理型的美,美得扣人心弦。老實說,凡有看過類似法庭對質場面的觀眾,不難理解駕馭辯論場面的難度。處理得過分複雜,易流於沉悶累贅;處理得過分簡單,失卻了說服力和思辯的美。我認為導演Marc Rothemund的節奏駕馭恰到好處。雄辯有時,沉著有時。

我認為連場的激辯才是《蘇菲》的題旨和靈魂所在。藉著一場又一場的討論又或激辯,電影帶出了一連串至今仍深具啓發性的思考。最令我深思的,便是愛國的討論。審判蘇菲等人又或執行極刑的,「明顯」是愛國的;蘇菲等人表面上不愛國,卻又是愛國的。雙方各具理據,只是在現實世界,有權力的把無權勢的壓倒了,且把後者送上斷頭台。觀眾在看這電影時,其實有著廣大的思考空間。這也是我看《蘇菲》時的另一重樂趣。相信不少如我的觀眾也有同感。

《蘇菲》另一特色是利用具體處境側寫納粹主義的可怖。如在審問員與蘇菲的對質中,當審問員得知她的父親容讓她自行決定政治立場,審問員立刻嗤之以鼻地指她父親為民主主義者。藉著這些對話,鼓吹精英的納粹主義原形畢露。納粹主義一現形,別的民族如猶太人受踐踏,女性成為次等公民,殘疾人士人間蒸發。這一切,在在讓我這個觀眾心寒。

看過了《蘇菲》,也順道瀏覽了與「白玫瑰」有關的網頁。Sophie Scholl、Hans Scholl因著良知而犧牲生命。看著他們的照片,我無法不肅然起敬。

注:
*
因為日期有助評定客觀事實,故不得不標示。

**
很精彩的網頁flash。在緊湊音樂中,久違了打字機聲帶出Hans Scholl等人傳單的內容。

***
執筆時,翻看百老匯電影中心網頁,《蘇菲》在星期一(22/5)還有兩場,還未看的,要把握機會了。

相關網址:

「白玫瑰」:
http://www.jlrweb.com/whiterose/index.html

慕尼黑大學紀念Hans and Sophie Scholl的地點:
http://www.lclark.edu/~munich/site/intro.htm

相關報導:

《帝國大審判》(Sophie Scholl--The Final Days台灣譯名),忠於史實: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news&news_no=59401&showdate=11-Apr-06&film_id=fsge50426578

Julia Jentsch演活德國白玫瑰: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news&news_no=58987&showdate=30-Mar-06&film_id=fsge50426578

高人的回應

今早(22/5/2006),收到一位高人的電郵,高人對電影行業的運作較熟悉。高人對我所提出的觀察作出了一些補充和解釋。看過後,我認為,高人的文字有助我們客觀地了解以上現象,故摘錄了大部分內容:

至於你說在三大網站裏都沒有找到這部電影的相關資料,我想我可以告訴你一些原因--這部電影的發行方法跟我們慣看的外語片有些不同,它不是由我們熟悉的電影發行公司發行的,這部電影的片主是劉香萍。我不知道你是否記得這位藝員?她嫁了一位德國人,長時間居住在德國,也是這個緣故,所以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她一向都對電影生意有興趣,於是就把電影買回來自行發行。由於她根本就不是發行商,自然就沒有電影發行商與網絡商之間的連繫(相信你不會以為你在網站上找到的電影資料,都是網絡商自行做資料搜集的吧?),我想劉香萍也不夠錢做太多的宣傳,所以也就沒有專用的網頁。

同樣的,你在別的網站唔駛旨意找到法國影后雨蓓的中文資料。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這部電影好像要匆匆落畫,因為片主與院商只是「業主」和「租客」的關係,實情可能並非百老匯電影中心要電影匆匆落畫,而是片主覺得每天只租兩場比較化算......。


因急於上載,暫未取得高人的同意,故不能透露高人姓名。請諒。
.

2006/05/19

號外060519:《月台》第三期

可洛與朋友合搞的超低成本同人誌文學月刊《月台》第三期已面世。

不知怎地,看著這份刊物成長,心裡隱隱地有著莫名的感動。

數量有限,賣完即止。


有心買要快手!!!



封面
楊學德

手作贈品
Still life木牌畫/A better hell

文路字軌
酒後趕路/陳滅
我們的詩——給Amy / 唐睿
西瓜 / 關天林
驟雨 / 羅銘婷
蕭條/ 恆一
一次下午茶 / 羅銘宇

平面廣播
Snailgirl/阿雲
幸福是一場悲劇電影:A better hell專訪
「命運交織的月台」徵文遊戲詳情
溫馨小嘮蘇/yan
冷盤 x 假期/KY x 淮信
夢/劉芷韻

移動燈箱
雨蓓、高達與查布洛/艾歌

增值車票
人類不是孤島/百目鳥
藝術進站/潘國靈
平淡的世界、真實的面貌—評村上春樹的《邊境.近境》/ 張佩兒

靜音車廂
耳朵的電影之旅 /see

《月台》網址: http://www.rrgreen.com/
.
.

2006/05/14

blog,我的工具和玩具



朋友凹凸早前的留言有如此一個問題:
1.點解你要搞咁多個blogs?佢地有乜唔同?

相信凹凸的問題,也正是不少朋友面對又或讀他人的blog時會想起的。

搞blog,寫blog,於我而言,既有記錄、思考和分享個人關注課題的成分,也有遊戲性質。在一個虛擬空間,有一定自主程度,除了時間和精神的付出,又不用付出什麼代價,正好用作虛擬世界文字形式的探索又或遊戲。說真的,很多時,這開拓和探索的過程非常非常好玩,所以,我,便大玩特玩。文字、圖象、形式,都可化作遊戲元素。

人生,又或生命,是流動的,我會不斷從有機變化的角度看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也會如此看待自己的blog。我的blog會隨著我的變化,blog的新技術而不斷歸類變化再歸類變化。虛擬世界amoeba。

當下,我仍對blog有憧憬,充滿興趣,故想有多些體驗。要有體驗,便要實踐,因此便得多搞幾個。在實踐中,我的眼界開了,視野也擴闊了,想像的內容也不斷更新。對我而言,這虛擬世界的歷程有如歷奇,不時讓我有著驚喜。

當然,也許是我的職業病的緣故吧,總不期然有欲望把一些內容左編右編,看看效果怎樣。工作上,我總不能拿人家的胡亂搞,惟有拿自己「教非」。

實際的考慮是,個人文采、精力和時間有限,沒可能像某些文字高手天天灌有質素的長文,然而太久不上載,便會有違虛擬世界的瀏覽特性,因此,我便得每天又或隔天上載。於是,在一兩週寫一篇長文之餘,我會利用瑣碎時間頻密地上載一些筆記式短文,又或轉貼別人文章。為此,我又不得不做些分門別類的工夫了。


於是,我,一個blogger,便有幾個blogs。文章長短不一,性質各有不同,然而貫串其中的是我的關注、思考、品味、喜惡和美學。


the road to my world」:寄居於xanga的blog的總條目,可按時序檢視寫過什麼。天天更新。
文化沙拉」:文化資訊、評論和分析。每周更新兩三次。
.....give...me......a..a......breakkk....!!!!! 」:個人感性日誌,旨在抒發情感又或發洩。幾乎天天更新。

image collection」:收集自己認為美麗以為有意義的圖象。不定期更新。
你可以說我偏執…… 」:發表主觀而不成熟非主流想法的地盤。不定期更新。
recycle」:收集啱聽文章再在虛擬世界散發。不定期更新。
gloomy loner」:簡單推介自己看過聽接觸過的電影書籍音樂又或文化產品。每周更新兩三次。

當下,我正構思怎樣增加又或擴充,且把以上內容化作個人blogazine。

延伸閱讀:

「.....give...me......a..a......breakkk....!!!!!」文章【戀上了……】:
http://timetobreak.blogspot.com/2006/05/blog-post_03.html

號外060514:高達迷姚偉雄



在三月一個下著毛毛雨的下午,出席「西九想創工作坊」,認識了一位朋友偉雄。我們閒聊各自的關注。不知怎地,我們談到了blog。當時,我已有自己的blog,他卻未踏足blog的世界。我立即鼓勵他一試身手,以發表他構思的文章。其後,我們藉電郵和電話又再交流。沒多久,他已建立了個人的blog「無重宇宙」「MOBILE ARMOR」 ,而且越搞越出色。五月初,收到他的電郵,原來他在作高達電影的review。我不是高達迷,不過,倒很欣賞偉雄的努力。


Albert,

之前與你提過我會做一個高達電影的review, 現在將會開始了. 高達電影不是什麼"大片",
人們可能只當它作卡通. 不過論到高達文化的影響力則很巨大, 相信你所認識的大人或小朋友也有高達的觀眾或模型玩具玩定吧. 這次連載足足有8日,
直至"機動戰士Z高達 II : 戀人們"5月11日上映那天為止. 其實還有一半的稿未寫呢, 哈哈 . . . . . . 希望你會喜歡 !

謝謝.
姚偉雄
2-5-2006


2006/05/06

號外060506: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收到誠品的宣傳電郵,內容是有關「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的:


「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是由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選編的《世紀之書》及藍燈書屋《世紀文庫》編輯組,於1998年7月評選出來。其中80年來世界文壇爭議 的《Ulysses 尤里西斯》位居第一名,並且盛讚此書為「當代小說中的畢卡索」,書中不但大量用典,且語法
多變,曾一度因晦澀、色情被英美等國視為「禁書」,但迄今全世界有近三百種譯本。英國最獨特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D. H. Lawrence,其筆調浪漫而理性,以《Lady Chatterley's Lover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最享譽盛名,但以《Rainbow 彩虹》和《Women in Love 戀愛中的女人》均獲入選百大。多以私人生平為靈感來源的作家 Henry James 亨利.詹姆斯,其《The Wings of the Dove 慾望之翼》、《The Ambassadors》、《The Golden Bowl》三部作品也雀屏中選。

還有許多知名大師如:Aldous Huxley 赫胥黎、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Henry Miller亨利.米勒、John Fowles 符傲思,及《Lordof the Flies 蒼蠅王》、《The Great Gatsby 大亨小傳》等經典著作也在名列其中。

1~25位

26~50位

51~75位

76~100位

2006/05/04

號外060504:《春宵逍》



李偉儀在《成報》談及她的新搞作網上節目《春宵逍》:

 ……最具爭議的,正是第一集「狗年狗公九宗罪」,之後幾集分別為「你的性幻想」、「八十年代性書回顧」、「上趣事」等等。

 第一集開鑼,未談風月,便先來個對「狗公」的批判。或許有人會關心,一不小心得罪男網民,三位女主持豈不是給自己倒米﹖我們認為,倒米好過捉蟲入米缸,難道每逢開性節目只能招來「狗公」垂涎,變相給他們作亢奮性消費嗎﹖

 頑皮的女子組,決定於第一集炒起「狗公」,趁當他們滿腦子充斥性消費念頭時,我們偏偏一語中的,擊中他們最不濟和令女人討厭的大男人一面,向亢奮的陽具(中心主義)潑一盆冰水。一如我們所料,我們惹起了笨男人對號入座。

 女子組帶領性節目,看重的是女性知音。一位女性聽眾的留言叫人感動﹕「聽完妳地個節目,嘩,好放喎,又好笑,有些女性主義少少的talking,香港真係唔掂,文化上把女性Bullying得好交關,好呀﹗加油﹗」

 「狗公」們,懂不懂Bullying是罵你們呀﹖我修正一下,應為欺善怕惡才對。倒了蟲蛀的米,《春宵逍》的聽眾中,還有好多好多是靚絲苗。

《春宵逍》官方網頁:http://prhk2004.sinacool.com/sex/sex.html

2006/05/02

號外060502:國際不再恐同日5.21

以下內容摘自「國際不再恐同日」網頁: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同性戀 」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國際同性戀組織ILGA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去年首次發起IDAHO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 戀的恐懼,去年香港有350名支持同志平權的朋友踏出第一步。

1960年首次出現「恐同症」Homophobia,被定義為「畏懼跟同性戀沾上關係」、「對於同性戀者極度畏懼與憤怒的反應」及「害怕對同性產生愛意,因而也憎恨這些對同性產生愛意的人。」等。

IDAHO亦關注對於跨性別、雙性戀及不同性小眾人士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本港的性小眾仍然處於極度不平等的境況:沒有針對因性傾向而作出歧視的法例保障、在婚姻、社會福利、稅務、居留權、領養、遺產繼承等各方面均缺乏對於不同性傾向人士的保障。

欲知詳情,請按下圖。

2006/04/23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5:《性女貞德》(Johanna)



電影開始,黑壓壓的光影效果,警車與救護車的警號聲,已讓觀眾有著不安的感覺——聖女,啊不,應是性女的悲劇上演了。

聖女貞德當代版

故事明顯改編自聖女貞德的事蹟。聖女貞德一生充滿傳奇,而她的故事也一再被搬上銀幕,近的有1999年Luc Besson的《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遠的有1928年Carl Dreyer的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想不到的是,這個家傳戶曉的故事,落在編劇兼導演Kornal Mundruczo手上,會有如此精彩和寓意深遠的變奏。Kornal Mundruczo大膽地示範了怎樣讓經典再生,且是此時此地有靈魂有血肉的再生。Mundruczo的功架十足,出色地讓古代聖女化作當代性女,延續顛覆建制的悲劇。



在Mundruczo的安排下,昔日的政治集團化作了今天的醫療制度。醫療制度很明顯是隱喻,而這個隱喻的選擇相當聰明。無可否認的是,今天,在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的當兒,千奇百怪疾病卻越發橫行。是病毒越發增多、越發兇猛?或是醫療專業「生產」了更多的疾病?無論如何,在人心惶惶的日子,醫療系統的位置只會日益重要,日漸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性女Johanna(Orsi Toth飾),在Mundruczo的書寫下,只是一個出身不良的女子。她吸毒,活脫脫是個癮君子,且曾在死亡邊緣遊走。她像是營養不良,瘦弱得很,面色蒼白。在醫院的一次演習中,她進了醫院,竟死過番生,後被英俊男醫生看中,獲得護士一職。



集團利益的犧牲者

Johanna穿梭病房之間,照顧病得死去活來的病人。那些病人全是男病人。眼見病人的無助,Johanna開始用她的方法幫助病人。她與那些男病人性交,從而打救他們。她的方法一奏效,悲劇便開始了。整個醫院的工作人員視她為眼中釘,只看見她的性行為,卻看不見她性行為中的愛,也無視她治好病人的事實。儘管得到一眾病人支持,醫院的工作人員為了集團的利益,上下一心,堅決把Johanna置於死地。

一個夜裡,Johanna給一手提拔她的英俊男醫生殺了,且與醫院的垃圾一同被燒掉。醫院的垃圾帶有病毒細菌,通常都以焚燒的方式處理。性女Johanna也有毒害,她會為害整個醫療系統。為此,她被燒個精光,不再為害人間。一個不按本子辦事、有損集團利益的弱質女子,與一個集團對著幹,她的出路只能是人間蒸發。



Mundruczo鏡頭下的醫院,竟是個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燈光昏暗冰冷,內裡九曲十三彎,空間狹窄,充滿壓逼感。觀眾看著,完全不知劇中人身處醫院的什麼地方,有著強烈的迷失與迷惘感受。為了營造暗無天日的壓逼感,Mundruczo一是用冰冷的燈光色調,一是索性只在角色特別是Johanna身上打燈,讓銀幕四周漆黑一片。Johanna在室內茫茫漆黑中遊走,活像失魂落魄的野鬼。Mundruczo的影象,有著Bela Tarr(貝拉塔爾)的影子。這也難怪,他曾與Tarr合作,而Tarr也是本片監制。電影的影象既流暢也富有異采,多組一個鏡頭直落的場面,尤其是一眾病人隨著Johanna不斷下樓梯的那一場,充分散發著牽動人心的影象力量。

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以歌劇的形式說故事。看著極之現實的影象,聽著劇中人以歌劇形式說話,會不期然生出怪異的感受,這種感受能讓觀眾產生抽離感。面對如斯慘烈的人間悲劇,一點點的抽離感是需要的,否則,心情會沉重得過分。

不知怎地,看過電影,我竟想起耶穌基督的故事。



導演Kornal Mundruczo

電影資料:
Johanna
Director: Kornal Mundruczo
Cast: Orsi Toth, Zsolt Trill, Ildiko Cserna, Denes Gulyas
Hungary/France 2005 Colour 86 min

電影節官方網址: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328

延伸閱讀:
聖女貞德電影的探討:http://life.fhl.net/Movies/gp/jane-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