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3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5:《性女貞德》(Johanna)



電影開始,黑壓壓的光影效果,警車與救護車的警號聲,已讓觀眾有著不安的感覺——聖女,啊不,應是性女的悲劇上演了。

聖女貞德當代版

故事明顯改編自聖女貞德的事蹟。聖女貞德一生充滿傳奇,而她的故事也一再被搬上銀幕,近的有1999年Luc Besson的《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遠的有1928年Carl Dreyer的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想不到的是,這個家傳戶曉的故事,落在編劇兼導演Kornal Mundruczo手上,會有如此精彩和寓意深遠的變奏。Kornal Mundruczo大膽地示範了怎樣讓經典再生,且是此時此地有靈魂有血肉的再生。Mundruczo的功架十足,出色地讓古代聖女化作當代性女,延續顛覆建制的悲劇。



在Mundruczo的安排下,昔日的政治集團化作了今天的醫療制度。醫療制度很明顯是隱喻,而這個隱喻的選擇相當聰明。無可否認的是,今天,在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的當兒,千奇百怪疾病卻越發橫行。是病毒越發增多、越發兇猛?或是醫療專業「生產」了更多的疾病?無論如何,在人心惶惶的日子,醫療系統的位置只會日益重要,日漸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性女Johanna(Orsi Toth飾),在Mundruczo的書寫下,只是一個出身不良的女子。她吸毒,活脫脫是個癮君子,且曾在死亡邊緣遊走。她像是營養不良,瘦弱得很,面色蒼白。在醫院的一次演習中,她進了醫院,竟死過番生,後被英俊男醫生看中,獲得護士一職。



集團利益的犧牲者

Johanna穿梭病房之間,照顧病得死去活來的病人。那些病人全是男病人。眼見病人的無助,Johanna開始用她的方法幫助病人。她與那些男病人性交,從而打救他們。她的方法一奏效,悲劇便開始了。整個醫院的工作人員視她為眼中釘,只看見她的性行為,卻看不見她性行為中的愛,也無視她治好病人的事實。儘管得到一眾病人支持,醫院的工作人員為了集團的利益,上下一心,堅決把Johanna置於死地。

一個夜裡,Johanna給一手提拔她的英俊男醫生殺了,且與醫院的垃圾一同被燒掉。醫院的垃圾帶有病毒細菌,通常都以焚燒的方式處理。性女Johanna也有毒害,她會為害整個醫療系統。為此,她被燒個精光,不再為害人間。一個不按本子辦事、有損集團利益的弱質女子,與一個集團對著幹,她的出路只能是人間蒸發。



Mundruczo鏡頭下的醫院,竟是個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燈光昏暗冰冷,內裡九曲十三彎,空間狹窄,充滿壓逼感。觀眾看著,完全不知劇中人身處醫院的什麼地方,有著強烈的迷失與迷惘感受。為了營造暗無天日的壓逼感,Mundruczo一是用冰冷的燈光色調,一是索性只在角色特別是Johanna身上打燈,讓銀幕四周漆黑一片。Johanna在室內茫茫漆黑中遊走,活像失魂落魄的野鬼。Mundruczo的影象,有著Bela Tarr(貝拉塔爾)的影子。這也難怪,他曾與Tarr合作,而Tarr也是本片監制。電影的影象既流暢也富有異采,多組一個鏡頭直落的場面,尤其是一眾病人隨著Johanna不斷下樓梯的那一場,充分散發著牽動人心的影象力量。

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以歌劇的形式說故事。看著極之現實的影象,聽著劇中人以歌劇形式說話,會不期然生出怪異的感受,這種感受能讓觀眾產生抽離感。面對如斯慘烈的人間悲劇,一點點的抽離感是需要的,否則,心情會沉重得過分。

不知怎地,看過電影,我竟想起耶穌基督的故事。



導演Kornal Mundruczo

電影資料:
Johanna
Director: Kornal Mundruczo
Cast: Orsi Toth, Zsolt Trill, Ildiko Cserna, Denes Gulyas
Hungary/France 2005 Colour 86 min

電影節官方網址: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328

延伸閱讀:
聖女貞德電影的探討:http://life.fhl.net/Movies/gp/jane-g.htm

號外060423:《字花》


文學雜誌《字花》

今早讀《成報》李偉儀的專欄「情色都市」,得悉一本新的文學雜誌《字花》誕生了。


情色都市﹕《字花》綻放

我自小喜愛文學,雖不是文學「紅褲仔」出身,卻有幸認識本地一眾「文壇少壯派」。

早前收到請柬,感到欣喜莫名,因為香港有一本文學綜合雜誌,正由這班年輕朋友創造出來了﹗

它是一本雙月刊,名為《字花》(http://fleursdeslettres.com/),在上星期正式創刊,於各大書店有售,亦可供訂閱。創刊號更收錄了剛獲「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的本地作家西西的最新小說《熊藝》。

今天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會於商務印書館尖沙咀星光圖書中心舉行《字花》綻放創刊儀式暨香港閱讀文化討論會。在這美好星期天,更適逢今天是「世界閱讀日」,我極力推薦讀者安排行程,在明媚的午後參加《字花》誕生派對。

討論會嘉賓包括梁文道(牛棚書院院長),以及李歐梵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人文學教授)。

梁院長及尊敬的李教授會就香港閱讀文化展開對談,而《字花》編輯委員會將同場發布「香港學生櫃桶底書」調查結果。

從《字花》編輯兼文化研究阿豆大師兄口中,第一次聽到《字花》這名字,未及他向我演繹,我內心已展現出「字裏生花」的美麗圖像——文字是一朵花,薔薇綻放,字裏行間,橫流艷色與香氣。也許讀者們都曾經驗過,當讀到心愛的文字,不期然感到花香處處,飄逸無窮。

《字花》亦令人聯想起流行於清代乾嘉年間廣東一帶的博彩活動。

它的起名,何以隱隱然背負了黃念欣於〈字花說〉所指「賭博的原罪」﹖

謎底會於今天的討論會揭盅,也讓我明天告訴讀者﹗(四之一)


在這個只重商業、不重文學和藝術的城市,近月,看著一群又一群有心人為了理想,冒風險,前仆後繼地辦起文學雜誌,怎不教人窩心和動容。



不可能的文學雜誌
——《字花》發刊辭


香港文學如何可以在更良好的土壤上開出更出人意表、令人不敢逼視又難以漠視的花朵,數十年來無數關懷文學的人均念茲在茲。2006年,《字花》正式誕生,並致力以更張揚鮮明而大規模的方式去建設香港文學——是的,我們年輕而且微小,卻抱持重要、真切而且合理的願望。《字花》的編輯及設計人員,均是出生於七十年代末,未滿三十的年輕人。在組成《字花》之前,我們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而我們願意結集在一起,其原因有二:一,在創作及學習文學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讓自身得以呼吸生長的空間,並收穫了豐盈幽微莫可名狀的樂趣,這樂趣甚至維持多年而不見褪減——是以我們企望,其他人也可以在文學中體味到類似——或迥然不同——的樂趣。同時,我們也發現這社會比以前更需要文學,因為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平板虛偽、似是而非、自我重複的話語滲入無數人的生命,同時香港社會的隔膜與割裂愈來愈大,各種無形宰制日趨精微而無所不在。而文學,正是追求反叛與省察、創意與對話的複雜的溝通過程,我們的社會需要文學的介入。

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目標吻合:《字花》將是一本高質素的綜合性雜誌,我們將竭力以自身所知所學所感所能,將高水準的作品呈現於讀者眼前。我們相信,創作應該是多元的美麗,評論應該是尖銳的交流,設計風格不是外在的末節而是表達態度的核心之一——三者聚合一起,連綿地碰撞我們自身與社會及時代的局限。《字花》力圖打破各種局限,如果年輕是代表勇於嘗試和更新,我們願意宣稱自己是年輕的;然而惟望各位相信,年輕不等於幼稚,活潑不等於輕率。高質素的文學雜誌不等於某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拒人千里,始終希望以跳脫活潑的形象,與讀者及作者一同向未知的世界伸手、探入。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我們與我城的人一樣,在城市中浮游:思考、行街、唱k、論辯、運動、購物、抗議、設計微小的裝置以觸發自我的流動。你可以想像幾乎已經不年輕的年輕人,以非常嚴謹的要求為基礎,去表現恣肆的活潑嗎?其實,這樣弔詭的文學工作者在歷史上不可勝數,是他們的弔詭,繪出了文學的豐富。

因此,《字花》是具有野心的:我們會以自身的最大能量去推動幫助我們成長的文學藝術之發展,立足於我們成長的城市和時代,主動尋求兩岸三地的思想和作品交流,面向具體地多元變易的全球世界,指劃一個更具能量的未來。《字花》更將盡力照顧本土出版事業,關注發行與推廣;因為,對本來與文學並不親密的陌生人,我們將會花最多心力,以試圖拉著他們的手。

《字花》知道這些目標之巨大與我們力量之微小。然而,《字花》知道,《字花》並不是在一無所有的貧土上成長。因為我們心中所想的,恰如許多先於我們站出來建設文學的先行者。在這個意義上,《字花》從不孤獨,而且相信連結——各位的支持,《字花》銘感於心。《字花》輕快地笑著,說:我們會做得比你們所想的更加多,我們並不止於你所看見的樣子。《字花》是一個「不可能」的嘗試,但正是因為我們實際地考察各種具體的需要,才會要求看來不可能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終會在無邊際的天空裡,造成持久的爆炸。一切已經開始。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5:《雪花糕療情》(Snowcake)




孤獨,絕大多數時候是人的選擇,且不是必然的。

越自閉越憂鬱

也許是命運弄人,也許更多是個性使然,我選的電影節劇情片大多都灰沉,結果一個多星期下來,人越來越灰沉。幸而在電影節閉幕當日看的《雪花糕療情》,為我黑雲籠罩的日子透入一絲曙光。

電影開始,銀幕上的大特寫把主角Alex(Alan Rickman飾)的憂鬱孤獨顯露無遺。Alex自英國飛往加拿大,打算駕長途車探望故人。他在食店內看書,他遇上一個搭訕的年輕女子Vivienne。換另一個角度看,是Vivienne看上了他。不為什麼,她認為他像是很久沒說過話。她想當作家,她認為很久沒說過話的人會有很多特別的故事。當時,他看的書是有關忘記憂傷的,她打算寫的書則是有關內心淌血的孩子的。一場簡單的對話互動,導演已把電影的題旨揭示了。




儘管萬般不願意,Alex還是載煩人的Vivienne一程,送她到位於Wawa的家。路上,一輛大貨車撞上了他們的車。Vivienne死了,Alex活了下來。Alex滿懷罪疚,找上Vivienne的家,遇上Vivienne母親Linda(Sigourney Weaver飾)。那一刻,因著要協助她安排喪禮,他被逼留在她家中,還發現她行為異常,原來她是個自閉症(autistic)患者。Vivienne死了,一起悲劇,Linda有自閉症,另一起悲劇。然而,吊詭地,這些悲劇卻引領Alex逐漸走出幽谷,步離自選的自閉狀態。悲劇帶竟來了新生。悲劇是治療的起點。

出路在於開放


悲劇加悲劇,一不留神,拿捏不準,電影便會淪落為典型的催淚文藝大悲劇。不過,在導演Marc Evans的處理下,電影不但不悲沉悶藝,反有著悲中有喜的特質。Alex的Linda共處一室的遭遇,一再讓觀眾忍俊不禁。一個選擇心理自閉的人,遇上一個天生自閉的人,生活習慣差異所引起的尷尬與不安,已製造了不少笑料,足以讓一眾不認識自閉症的正常觀眾莞爾。

因著要協助Linda安排Vivienne的喪禮,Alex得留在Wawa。他的人生開始與他人連結,且向他人開放,他的人生也因而開始了生機。他遇上了Linda的鄰居Maggie(Carrie-Anne Moss飾),與她開展了一段感情。他向Maggie訴說自己陰暗的過往,流露了哀傷與憤怒。因著生命再度開放,他的生命已不再一樣。

一個自閉的人終能走出自已的圈子,主動關心身邊的人。他知道Linda愛雪,更非常愛吃雪。在別離她上路時,他造了一個用雪製成的「蛋糕」(snowcake)送她。在Vivienne的喪禮上,Alex終能寬恕引發車禍的貨車司機,與他握手。







三名女子分別走進一個男子的幽閉世界,讓男子得著釋放。(這是個有趣的性別安排。)熱情主動的Vivienne,天生自閉的Linda,多情得來卻有點自私的Maggie,逐一走進Alex的生命。她們的闖入,打開了他的心結,釋放了他,讓他帶著不一樣的心情上路。幽暗的世界終於遇上陽光,還渴求更多的陽光。

我喜歡Marc Evans處理這個題材的手法。電影不單哀而不傷,還帶著恰當的幽默感面對人生苦難,再而尋找出路。飾演Alex的Alan Rickman讓我眼前一亮,他演活了Alex的憂鬱和沉默。翻查資料,始發現他演過《哈利波特》的石內卜教授。他那份憂鬱和沉默深深的打動著我,也吸引著我。Sigourney Weaver的演技也非常出色。她讓我感到,我從未如此與自閉症患者如此接觸過。



電影資料:

Snow Cake
Director: Marc Evans
Cast: Alan Rickman, Sigourney Weaver, Carrie-Anne Moss
UK/Canada 2006 Colour 112 min


導演Marc Evans

電影節官方網址: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127&se_id=4

預告片:http://www.arte-tv.com/de/film/1116946.html

2006/04/22

號外060422:站在月台上的可洛




我認識可洛時,他還在大學唸書。當時,我和胡燕青,為她和一群年輕人出版詩集《詩的挪亞方舟》。讀著稿件,也許是主觀的,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他的詩。這幾天讀他寫的愛情故事<金魚和月亮>(收於《Simple Love》〔香港:麥穗出版社〕),小說中人物愛情生活的無奈,讓我有著莫名的感動。

想來,與可洛單獨見面的次數只有兩至三次左右。也許同是雙魚座的關係,看著他,總有著惺惺相惜的感覺。我總有一種感覺,他不像是這個城市的人,可是卻不得不在這裡生活,不得不在這裡追尋夢想,不得不在這裡找回自己。

我欣賞可洛。他在現實中追夢。也許如我好友K所言,他是那種能現實地浪漫的人。他和三位好朋友合力辦了一份文學雜誌
《月台》

可洛站在月台上,他知道要住那裡去。

看著他和他所做的,我對這個城市還有絲絲希望。


《月台》,圖片偷自可洛網誌,未蒙允許轉載。

2006/04/16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4:《地下觀音》(Vera Drake)



看過了Mike Leigh【1】講的Vera Drake的125分鐘的光影故事,我的想法已不再一樣了。

跌落凡間的天使

在《地下觀音》(Vera Drake,台灣譯作《天使薇拉卓克》)裡,中年婦人Vera(Imelda Staunton飾)【2】,家庭主婦,滿有愛心,既愛家人,又關心有需要的鄰居。她不但毫無怨言地悉心照顧他人,還樂在其中。在家人心目中,Vera是難得一見的賢妻良母。丈夫直認他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娶了Vera。兒女以她為榮,有她在,生活便安舒穩妥。在旁人眼中,她簡直就像跌落凡間的天使。總之,她一出現,微笑和歡樂會隨之飄來。





然而,有著天使心腸的Vera,竟出於愛心,暗地裡幹觸犯法紀的事,免費為一些可憐的年輕女子墮胎。除了接頭人外,沒有人,包括她的家人,知道她暗中幹的事。

可是,其中一名年輕女子經她墮胎後性命垂危,Vera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也暴露人前。跌落凡間的愛心天使,迅間滑落十八層地獄,飽受折磨,甚至被人視為披著羊皮的狼。

情理兼備的倫理思考

Mike Leigh的劇本最讓人歎為觀止的,就是他的野心和眼界,他借助一個善心女子的個人道德倫理故事,探索墮胎這個議題的社會性面相。Mike Leigh把故事設定在二戰後的英國,當時經濟蕭條,民不聊生。Mike Leigh藉著Vera自身的家庭,及她穿插於受助者的家,更進一步具體展示她身處的社會的窮困。在這樣的環境中,守望相助,互相幫忙才是最重要的。懷孕,對某些婦女來說,尤其是低下階層,簡直是人生困境的開始,受強暴的如是,已有七名子女的如是,未婚的如是。身為低下階層的女子,Vera感同身受,不忍見那些女子走向人生絕境,她伸出了觸犯法紀的手。



為了凸顯出反墮胎法例實踐時不公義的一面,Mike Leigh刻意安排了一個富家女瞞著父母墮胎的情節。她得經過醫生的介紹和安排,且得花上大概一百多英鎊。此外,她還得見精神科醫生,與醫生一起「證明」(老作?!)她懷孕的風險。對一般人而言,一百多英鎊在當時是天文數字,因為Mike Leigh巧妙地在其他情節讓觀眾得知當時的生活水平。一部大富之家才能擁有的電視機才不過二十多鎊。

很明顯,Mike Leigh是同情Vera的。自Vera東窗事發,她一直愁眉不展。她的兒子不諒解她,還譴責她。她得面對冷酷無情的司法制度。她的家庭得背上沉重的訴訟費用。Mike Leigh的敘事,Vera的哀愁,一再逼使觀眾反問,Vera到底幹了什麼事?她何以要承受如此沉重的懲罰?她何以要付上如此大的代價?她一直都無私地奉獻自己,幫助身陷困境的女子,卻落得如此下場。合理嗎?





電影中一幕讓我悸動良久。Vera的兒子質問Vera知不知那樣做是不對的,面對心愛的兒子如此不諒解的責問,她難過卻無悔地回應:”I had to.”(我非如此不可。)在那刻,我感受到一種眼見他人受苦而不忍的憐恤之心,一種人道精神的執著,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擇善固執。為了受苦者,Vera付上了代價。然而,不禁要問,反對墮胎的道德人士又付出了什麼呢?若不考慮墮胎者生下孩子的無盡代價,反對墮胎者的思考是否有欠周詳呢?若反對墮胎者不曾想過承擔欲墮胎者的代價,他們的堅持是否顯得有點冷血呢?此刻,我不禁想起此時此地的同性戀爭論。

4月13日晚上,葵青劇院內,面對墮胎這課題,我發現,進場前,離場後,思考已有著明顯分別。反對,也許源自盲目的形而上的執著;贊成,出於入世的觀察和認識而有的憐恤。

《地下觀音》再一次讓我思考到,電影作為故事,可透過其情理兼備、具感染力的獨有書寫方式,讓人出其不意地遇上轉化、改變人的魔力。電影作為故事,也可提供空間,讓人作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道德倫理思考。

《地下觀音》讓我重新檢視了墮胎這議題。電影完全沒有說教的意味,只有情與理的論述,感情鋪排尤其上乘,這不得不歸功於身兼編劇的導演Mike Leigh的功力。最後,不得不讚賞Imelda Staunton的表現,她出神入化的演技,演活了Vera。因著Vera這個跌落凡間的天使,我感動。我不得不放下既有觀念,重新思考墮胎這個課題了。

年初遊台灣時已見Vera Drake的DVD,若錯過了電影節的機會,不妨找DVD看看。


注:
【1】 這是Mike Leigh的第17部長片,他憑本片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影片,此外更榮獲「2005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導演和原著劇本提名,以及英國奧斯卡最佳影片和導演提名。
【2】 Imelda Staunton憑本片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女主角,且榮獲「2005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及英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導演Mike Leigh

電影資料:
Vera Drake
Director: Mike Leigh
Cast: Imelda Staunton, Richard Graham, Eddie Marsan
UK 2004 Colour 125 min


電影節官方網址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243

延伸閱讀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lumn_article.asp?rowid=227

2006/04/12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3:《歲月無聲消逝》(The Hours Go By)



是電影也是詩

原來詩是可以這樣寫的。原來電影是可以這樣拍的。

阿根廷電影《歲月無聲消逝》(The Hours Go By)是以影象和聲音寫成的一首詩,是一首書寫時間的詩,也是一首抒發人生感受的詩。

一個家庭,四個人,十二小時的經歷,當中既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呼天搶地的情緒,卻讓我心靈悸動。片末的字幕不斷滾動時,我只能呆坐,既回想,也好讓自己回過神來。

在的九十分鐘的詩意敘事脈絡裡,我學會了時間是什麼,也體悟了生命的無常與偶然。《歲月無聲消逝》對我的震撼很大,看過電影後的一整天,我不斷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現實世界——理解和體會什麼是時間。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一個早上,四歲的Santiago跟父親Juan到沙灘遊玩,母親René為了帶住在護養院母親郊遊,沒有與他們同行。電影開始,Juan與René為小事爭抝,接著他們各自開始活動。這邊廂,一對父子;那邊廂,一雙母女。電影以平行剪接交替描寫兩邊廂的相處和活動。這邊廂,父子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那邊廂,母女的聊天也越發「入心入肺」。只是,Juan與René沒法再走在一起。

沙灘上,小孩玩得疲倦了,爸爸建議在沙上一起小睡。鏡頭一轉,爸爸在沉睡,小孩已醒過來。過了很久,天色漸黑,氣溫下降,小孩冷得不斷搖動爸爸,爸爸已醒不過來。另一面,René與母親聊天,不無感慨地說:「人若知道每樣事情的時間就好了。」時間無聲無色地到了,生命也在無聲無色間消逝了。這讓我想起《聖經》傳道書說的,「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可是,Juan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醒不過來,René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與Juan和好。人生無常,無聲無色之中,原來已積滿了沒法補償的遺憾。



電影大量運用空鏡,如海浪、沙灘、海鷗、飛馳中的路面。空鏡是留白,是電影的節奏所依,留白與節奏的結合,譜成了一首人生詩歌。電影也採用了甚至是誇張地放大了一些環境中的聲音,如大自然的海浪聲、風聲,周遭的雜聲,以及人的呼吸聲,讓這首詩更有生命力。電影不時插入特別的(又或扭曲的)攝影效果,和異常的音效,給予觀眾一種虛幻的感覺。一首實中有虛的詩,讓人不能完全掌握。

時間是……

時間是海浪、沙灘、海鷗、飛馳中的路面。時間是海浪聲、風聲,周遭的雜聲,以及人的呼吸聲。時間是人與人的情誼

電影感性飽滿,讓人的情感得著沉澱煉淨,這也許與導演Inés de Oliveira Cézar修讀過心理學有關。這是她第二部作品。我只知她這部作品非常精彩。一離開電影院,我便情不自禁地致電好友K,滔滔不絕地讚了《歲月無聲消逝》好幾分鐘。


導演 Inés de Oliveira Cézar

電影資料:The Hours Go By
Director: Inés de Oliveira Cézar
Cast: Roxana Berco, Susana Campos, Guillermo Arengo
Argentina 2005 Colour 85 min

電影節官方網址: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280

參考資料:http://www.filmfestival.gr/2005/index.php?page=filmdetails&ln=en&box=internationall&id=36

2006/04/09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2:《春潮》(Riviera)



Riviera,電影的原來名稱。

Riviera,法國的一個海濱渡假區。

Riviera,一個在法國海濱度假區發生的童話故事殘酷現實版。

海濱度假區,生活悠閒,無所事事,正是浪擲青春的好地方。女主角Stella(Vahina Giocante飾),夜總會艷舞女郎,不只有著迷人青春,最要命的是美麗得過了分,成了身邊一眾男人的欲望對象。Stella母親Antoinette(Miou-Miou飾),高級酒店的管房,有此青春美麗寶貝女兒,一方面嫉妒,另一方面卻善加利用,以滿足個人對財富的渴求。善妒貪婪的母親和美麗無知的Stella,恍如母后和公主,塑造了當下法國的童話故事(殘酷版)。

青春是誘人的,美麗同樣令人無法抗拒。青春,加上美麗,身邊狂蜂浪蝶不絕。無他,眾人只為滿足欲望。Stella母親也非善類,借助女兒的有利條件,以求一己利益。男人與母親不斷吸吮她的青春生命。青春、美麗,欲望世界的無敵品牌,結果,飽滿欲滴的生命,最終也落得蒼白乾澀的下場。

與身邊的人相比,青春美麗的Stella十分純真,只懂傻笑。無知的人落入機心處處的現實世界,隨時遇上從未預期的悲劇。



Stella和中年地產經紀Romansky約會。地產經紀為人有風度,有著一雙悲傷的眼睛,Stella認定他是好人。一個夜裡,兩人在沙灘約會,Stella在強勁音樂節拍中脫去上衣跳舞。她快樂,所以向Romansky展示她的青春,她的美麗胴體。Romansky壓抑不了內心欲火,想與她親熱,嚇怕了Stella。她落荒而逃,他追上她,拚命掌摑她,罵她「婊子」。

年輕一代不惜羽毛地洋溢青春,成人世界貪婪地吸吮和利用青春。青春與成人世界的相碰,始終有著太大距離的預期,有著過多具偏差的誤讀,因而衝突自然不斷,悲劇不斷上演。然而,受傷最深的最終還是洋溢青春的年輕一代。

這讓我想起法國近期的全國大罷工。法國政府為了讓大企業樂於聘用年輕人,竟製訂了剝削年輕人的法例。如此立法已對年輕人不公平,而立法過程中所謂的有關年輕人工作表現差勁的論述,再次恣意踐踏和描黑年輕人。年輕人,在成人心目中,永遠是窩囊廢。年輕人不能滿足成人世界的欲求,則尤其「廢上加廢」。

導演Anne Villacèque本來是拍紀錄片的,據聞這是她第二齣劇情片。相信因著她過去的經驗,《春潮》明顯有著紀錄片的鏡頭運用技巧、節奏和氣氛。鏡頭很多時有著不少紀錄片追蹤人物的搖搖晃晃感覺,塑造了一個不安穩的世界。而鏡頭也不斷捕捉生活節奏和細節,如交代Antoinette的執房工作,便用了兩三分鐘,有著強烈寫實感,讓人感受到電影中人物面對的現實世界是怎樣的枯燥乏味,有如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永無休止地推大石上山,而大石又永無休止地滾下山。這強烈的現實感,一再強化了故事的力量。

青春在一個不安穩的現實世界,注定是備受剝削的。Riviera是一個來自法國的透著宿命氣息的童話故事。



導演Anne Villacèque

電影資料:
Director: Anne Villacèque
Cast: Miou-Miou, Elie Semoun, Vahina Giocante, Mathieu Simonet
France 2005 Colour 94 min

電影節網址: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324
法語網址:http://www.cinefil.com/cinema/fichefilm.cfm?ref=37108&dossierpresse=1

2006/04/08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1:《沙丘烈女》(The House of Sand)



應屆電影節,巴西的《沙丘烈女》,是我看的第一齣電影。電影出乎意料地精彩,讓我的電影節之旅有個好的開始。

男人Vasco為了個人夢想,又或野心,買下了四周環沙的瀉湖(lagoon),強行把妻子Aurea及岳母也帶了去。自此,女人落入苦難中。Vasco在生,女人苦,因他壓逼她們;Vasco葬身異鄉後,女人也苦,人生與大自然也不放過她們。女人的生命力頑強,在籌算脫離荒漠牢籠之餘,也在適應周遭的人和自然環境。




整套電影以三代烈女為故事的主軸。Aurea、Aurea的母親和Aurea的女兒Maria的互動推進著故事。我想,為了充分演繹她們的血肉相連和生命的緊扣和承傳,導演運用了超現實的手法,那就是讓演《中央車站》的Fernanda Montenegro分飾外婆、老去的Aurea及中年的Maria,而讓另一女角Fernanda Torres演Aurea,以及成長了的Maria。那血濃於水的生命的共同體,藉由魔幻的手法強化了,卻不覺兀突。

三代烈女,各有執著。母親為了Aurea著想,力阻她懷孕長途跋涉離開沙丘。Aurea不忍掉下母親,放棄了遠走的欲望。Maria因著母親的情慾關係,過著縱慾的生活,頹廢得來沒有明天。Aurea為著女兒設想,最終勉強女兒離開她已埋葬大半生的沙丘。Aurea自己走不了,女兒仍可圓夢。三代母女之間的愛與恨,剪不斷,說不清,卻異常觸動人心。電影裡,男人充其量只是配角,完全沒有分兒。




我最喜歡的是電影以形體、表情和影象說故事,而盡量不用語言。有好幾幕,人物都不曾說話,卻以眼神和表情互動,推動劇情。那份弦外之音的力量,比話語更有張力、更有餘蘊。電影的話語不多,卻充分演繹了暴風狂沙中的生命力度。我想,香港的電影很多時話語過多,反倒減弱了故事的力量。

《沙丘烈女》的影象是出色的。電影中,沙丘美得懾人,然其威力也嚇人。電影充分善用這自然景象說故事。沙丘與女人,又或女人與沙丘的角力,影象一一交代,不用言語。


電影在音樂方面的安排讓我印象深刻。電影善用「有音樂」和「沒有音樂」的對比製造撼動人心的效果。Aurea一再要回到城市,她要聽音樂。她在沙丘生活,電影一直沒有配樂,所以整套電影幾乎沒有配樂。然而,有一回,她在附近的沙丘碰見來自城市的科學勘察隊伍,幾乎有機會回到城市。電影在那時出現了音樂,此後音樂又在電影中消失。片末,Aurea已在沙丘落地生根多年,垂垂老去。遠走的、已屆中年的女兒Maria回到沙丘探望她,為她帶來了音樂。當那簡陋卡式錄音機響起了粗糙的音樂,Aurea非常感動。那刻,我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感動得幾乎掉下淚來。在音樂與寂靜之間,有與無之中,音樂的力量更形突顯。 這是值得大部分濫用配樂的荷李活和港產電影學習的。



電影資料:
The House of Sand
Director: Andrucha Waddington
Cast: Fernanda Montenegro, Fernanda Torres, Ruy Guerra
Brazil 2005 Colour 103 min

劇情介紹: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317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classics.com/houseofsand/
劇照:
http://www.allmoviephoto.com/photo/2006_House_of_Sand_photo.html






導演Andrucha Waddington


2006/04/06

三代烈女情



《沙丘烈女》(The House of Sand),
令我眼前一亮。
電影中,女人的生命韌力驚人,
三代母女之間的愛與恨,說不清,卻感人。
至於男人,既是災難,也是借力的伙伴,
統統靠邊站,只是配角。
《沙丘烈女》中的沙丘美得懾人,
摧毀的威力也嚇人。

沙丘,一個有很大詮釋空間的隱喻,
女人是如此麼?
人生也是如此麼?





已做了筆記,
很想詳細一點寫《沙丘烈女》,
沒有時間,
還是留待周末吧!
非常值得看的一齣巴西電影,
只是有一點不明白,
看畢電影,仍看不出何以評為III級,
頂多IIB吧。
還有一場(9/4下午6時),
網上尚有票賣,未看快買票吧!


2006/04/01

想創我們的空間——記「西九想創工作坊」



西九龍海濱長廊,對我這個關注了西九課題有大半年以上的人而言,原來竟是一處陌生的地方。

三月二十六日下午,天色灰蒙蒙,不時下大毛毛雨。因恐怕遲到,我坐的士前往西九龍海濱長廊(即西九龍臨時公園)出席西九想創工作坊。跳上了車,向司機阿伯說出了地點,他卻一片惘然,一無所知的樣子,問我怎樣前往,我頓時比他更迷惘。我從未踏足過西九龍海濱長廊,只知那是在西九龍的某處。我立即致電在那兒工作過的朋友,司機阿伯則向的士台查詢。我、司機阿伯,一起尋路,終於完成頭一次踏足西九龍海濱長廊的「壯舉」。司機阿伯還說,原來西九在這裡。

在車上,我心底裡嘀咕,以往類似的活動都是在交通方便的市區建築物內舉行的,為什麼這次偏要選在交通不便的露天場地搞活動。頂著風雨走向會場時,內心的疑問和不滿此起彼落。

當天的活動大致分為四個環節,先是小組討論,接著由各小組介紹分享和討論內容,然後是一人一劇場,最後是在西九龍海濱長廊一隅地上塗鴉,寫上祝願語句。


甫一報到,即被編入正在進行討論的藍組。環顧四周,約有七至八個小組各自圍坐在有蓬頂的檯前討論,驟眼看來,約有一百人參加是次活動。一個關乎全港文化發展的活動,出席人數似乎太少,太不成比例了。細看之下,發現不少都是西九活動的常客,大學講師陳清僑、司徒薇,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區議員黃英琦、金佩瑋,藝術工作者梁寶山。我與梁家傑同組,組內還有在加拿大認識的朋友,幾位年輕詩人,以及政府官員。

與以前的西九交流截然不同,是次討論完全從零開始。沒有了天幕、豪宅和三選一的既定框框,組員可自由發揮,天馬行空,極盡想像的能事。正因如此的進路,建議的內容純從市民角度出發,完全由下而上。有組員是詩人,希望有空間讓他們交流詩歌;不少組員都渴望有一大片空地,好讓人睡在地上看星,習武,讓街頭藝術生發,讓年輕人夾band和跳舞,還有人渴望那是個種滿樹木的大公園。有熱愛電影的組員渴望在那兒建一幢電影博物館,全年不斷播放本土新與舊的電影。有組員建議辦一個書店街,推動閱讀文化。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之際,我突然知道主辦者何以在西九龍海濱長廊舉行是次活動,因為很多建議都要在那個空間才能構想出來。空間啟發思考。幾乎每人都熱烈發言,在他們的參與中,我隱約感受到他們的一種歸屬感。有參與便有歸屬感。西九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原則上,同組兩名政府官員都是市民,同樣可以發言,不過,礙於身分,他們默不作聲,只是努力摘錄意見。

在一連串的精彩建議中,組員也梳理了一些重要原則。政府應從文化保育的角度思考空間的運用,不應以市面租值的角度考慮地方的運用,如可建一些租金廉宜的地方,讓藝術工作者在那裡前鋪後居,又或者建豪宅之
餘,也要建公屋,讓不同階層都可以分享西九這個空間。

與政府的思路不同,所有組員都認為不用建什麼地標式建築物,且一致認為軟件較硬件重要。即使有硬件,其設計也應讓一般市民易於接觸內裡的文化及藝術活動,如透明的建築物,好讓路過的人知道內裡的情況,不致產生拒人於千里外的冰冷感覺。當然,最理想的安排是有更多空間容讓街頭藝術發生。若一般市民有機會不經意地接觸藝術文化,相信對藝術文化的推動和普及化有積極作用。

以往,香港政府西九宣傳片的內容大多集中西方的高檔藝術文化活動,以致大多數市民狹義地了解藝術與文
化,且以為西九與自己無關。在是次討論中,組員大多贊成推動本土藝術與文化,一來有助建立香港本土文化,二來也可吸引外地遊客,促進文化交流。

約兩小時的分組時間後,各組聚在一起,輪流介紹討論的內容。我不幸被「選上」,代表小組作報告。在匯報時間,我聽到了更多精彩意念,如鋪沙灘,建中央公園、風箏場地。我深深感受到民間的想像力、智慧和力量。

一人一劇場的互動式表演,再度深化了有關西九的思考。最後,眾人在西九一偶的木板地上寫下祝願,便一一散去。是次活動,只是重新思考西九,以至整個本土文化政策的第一步。前路仍很漫長,然而,因著民間力量的參與與釋放,路上必然花香瀰漫。



小鳴按:歡迎到我的yahoo相簿瀏覽其他西九照片。


參考資料:

1. 西九聯席網頁:
http://www.ppwk.org/
2. 司徒薇,「想創西九只是『想愴你個心?』」: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03003&group_id=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