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8

《性愛巴士》(Shortbus)


性(sexuality)這個課題,在華人社會一直都是敏感的課題,甚至可以說是禁忌;而在華人社會的教會中,更是碰不得的燙手山芋,一旦拿捏不準,不小心逾越不成文的約定俗成界線,便會落得永不超生的下場。

生活在如此的社會和信仰群體中,一般人對性(sexuality)的認識和理解,不外是主流論述那套。主流論述的內容毋庸置疑有其建設性,然而,在對性(sexuality)如此敏感和避忌的社群中,主流論述很容易在有意無意間成為惟一的與性(sexuality)有關的內容。大多數人都會滿足於認同和採納主流的一套,對主流以外的
性(sexuality)視而不見。最令人憂慮的是,久而久之,大多數人會不自覺地以為,甚至判定主流的才是正常的,主流以外的是偏差的,甚而是不道德的。於是,大多數人對主流以外的想像,不是外遇,就是性販賣,全是負面的。面對當下的如此不理想現況,老實說,要帶來改變,其實沒有什麼法寶可言,我們只能持開放的態度去認識性(sexuality)。

美國導演John Cameron Mitchell身處美國,有感於美國在性(sexuality)的保守,於是構想及開拍了《性愛巴士》(Shortbus)。
美國導演約翰·卡梅隆·米切爾一直想把性愛呈現為生活中再平常也不過的既定現實。他的企圖在坎城影展參展影片《性愛巴士》中達到高峰——為了把性愛去神秘化,他決定在電影裏拍真正的性交。

《性愛巴士》的背景設定在一間以此為名的地下夜總會。這當然並不是第一個有真實性交場面的主流電影。英國製片Michael
Winterbottom就曾在他的電影中這麼做過。不過約翰·卡梅隆·米切爾的不同之處是他的電影拍了各樣廣泛的關係—包括同性與異性戀—如何交織,當人們從下沈在夜店裏的生命中試著尋覓更多一些什麼的時候。

電影一開場就是三段性愛,似乎要觀眾作好心裏準備。一段是某年輕男子幫自己口交;一段是某年輕男子一邊
被女王鞭打,一邊自慰;最後是一對夫婦在家裏用彷佛特技般的姿勢做愛。

約翰·卡梅隆·米切爾卻成功地讓這些場面看來不如聽來震撼。在試映會中,觀眾的反應並不是倒吸一口涼氣,反倒是如同看喜劇般地忍不住笑出來。

性作為一種隱喻

對他來說,性隱喻著電影中角色的生活現況。所以,Sofia一直尋找著那求而不得的高潮,其實是在尋找幸福。

《性愛巴士》不僅是電影手法的實驗,也是約翰·卡梅隆·米切爾對美國的批評。他認為美國把性看得太負面。“我真的認為,我們國家現在尤其需要檢視一下這種態度。你壓下某個東西,它還是會在別的地方冒出來,跟著你不散。”“視而不見、把它掃到地毯下藏著、談AIDS時只談守貞、去壓迫,這樣下去的下場大概就和天主教會階層現在碰到的問題一樣。”這部耗資兩百萬美金的電影現在可能不容易找到通路發行,尤其在美國。

電影的選角不容易,導演特別避免專業演員,而到北美非主流雜誌上登廣告。收集五百份申請、與其中四十人安排試演、選九個人、然後與他們開討論會……整個流程花了兩年時間。43歲導演 約翰·卡梅隆·米切爾的前一部電影《搖滾芭比》使他在美國成為受人矚目的次文化電影導演。

背景資料

“性愛巴士”是紐約一家色情沙龍的名字,那些各年齡階層的思想前衛的人們常常聚在在這裏討論政治,玩轉瓶子遊戲,以及體驗瘋狂而裸露的性。

(轉載自:
http://www.m798.com/Movie/show.asp?id=2287

評論

※《性愛巴士》以「性」為出發點,展演了一個性愛/政治/空間的視覺辯證。
※在這部片裡,性愛就像是強力膠,把所有人黏在一起,拼了命想找到依靠。

※【性愛巴士】讓我捧腹大笑,卻又說不上來地想流淚。
※比起一些刻意遮遮掩掩的電影,【性愛巴士】毫無保留更顯得深刻。
※【性愛巴士】是一部很感人的片子,愛與被愛的障礙,濕潤的是雙眼而不是褲底。
※很棒的音樂,笑中帶淚,讓人想立刻再看一遍!
※性,只是一種表徵。真正令人掙扎的,是他們內心若有似無的滿足與空虛。


《性愛巴士》由2月起將在藝術中心上映十場。

延伸閱讀

放鬆性高潮《性愛巴士》
狂飆性愛巴士

回bluegazine主頁

2007/01/20

SOCO的「活在西九」



今早,收到一個宣傳「活在西九」的電郵,電郵中有一條link:http://www.soco.org.hk/117/ ,我click了link,兩三秒後,眼前一亮,展現眼前的是一個繽紛美麗的網頁。我迅速地瀏覽了整個網頁。

沒想到,SOCO搞的「活在西九」既有意義,也非常有理念和可觀性,可說是我近期接觸到的、同類型活動之中最突出的一個。藉著這活動,參加者不單有機會接觸深水埗這個較舊的地區,還有機會近距離認識住在那裡的基層市民。看了網頁,非常欣賞SOCO在搞「活在西九」時,嘗試在社區工作中注入藝術與文化的元素。而最重要的是,參與藝術與文化活動的,不只是藝術家和文化人,還有基層市民,而藝術與文化活動發生的地點,也是非常「在地」的——一幢九層高的舊樓。除了藝術和文化活動外,「活在西九」還有一系列研討會探討貧窮和弱勢社群等課題。



看過了網頁,我極欣賞SOCO所展示的基層市民面貌。他們的努力有助打破一般人心目中對基層市民的刻板定型。基層市民無疑生活較困苦,但大多仍能帶著尊嚴在努力生活下去,散發著人性的點點光芒。

「活在西九」這網頁內容既全面又豐富,瀏覽一遍,便能對深水埗這舊區,以及在那兒生活的基層市民有非常不錯的認識。當然,若能屆時親臨現場,出席一連串活動,體驗的,想必會更加深刻。




回bluegazine主頁

2007/01/19

號外070119:第11期C-I電子報



閱讀新味

《想像無限》/王基信
  基督徒可以全情投入藝術,造出「合神心意」並有水準的作品嗎?倫敦詩人、作家兼搖滾樂評論人Steve Turner深信可以,但不用刻意:只要讓生命被耶穌改變,努力活出起初天父預備的使命,作品便會自然流露出努力而來的水準和重生後的眼光。

《想像‧無限》──與許樹寧談信仰與藝術/Dodo
  許樹寧,劇場導演,投身話劇藝術近二十年,導演過的話劇包括《天路歷程》系列、《月亮沒有忘記》、《賣火柴的女孩》、《獨行俠與亂世佳人》等,新近參與過的話劇則有與「7A班戲劇組」合作的《飆.櫻桃園》。我一廂情願地以為有才華、有名氣的藝術家都是在藝術生涯的半路中途才信主的(真不知道這奇怪的偏見從何而來!),原來樹寧參與話劇演出,是信主後的事。

專題:身體

禁忌與欲望/魯嘉恩
  提起身體,最先想起的是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  我真的非常討厭被陌生人觸碰。不但夏天害怕被黏糊糊的男人 / 女人手臂碰到,就是在冬天,在巴士上無可奈何與別人肥腫的羽絨褸「短兵相接」,也令我感到難受;更不用說上班時被後座的男人所看的報紙碰著我的頭髮、鄰座的女人整頓手袋和衣裝時不斷以手肘揩拭我的手臂等等(所以我最討厭上班)。

回應─禁忌與欲望/木頭
  某日走過傍晚的尖沙咀,不為意地望見數排樓梯前廣告箱中的性感女郎。一樣的泳裝、長髮……一樣叫人印象模糊的臉孔,一樣奪目而豐滿的胸部。我立時想起在報攤中排列的雜誌封面男模,以一樣的姿態展露比常人結實的胸肌。公式化的「性感」,商品化的胴體。是傳媒的教化,還是我們社會對身體的另一種消費?

我是我的身體/龔立人
  人對超越的追求是人的本質。夏娃渴望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就是一個例子,而宗教的出現也是回答人類對超越的追求。然而,當人追求超越時,他就經驗到身體的弔詭性。一方面,我們需要藉著身體與外界接觸,沒有身體就沒有我可言;另一方面,身體的限制和衰殘使追求超越的我與我的身體產生距離。那麼,身體與我應該是一種甚麼關係呢?

身體在廢墟──淺談與身體有關的書/張小嗚
  上月,因著仰慕日本導演寺山修司的大名,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了時間,看以他為名的電影回顧節目。想不到票房很理想,只買到一場票,那是他執導的《拳師》。《拳師》是他「惟一」貼近主流商業電影製作的電影。

活祭/勁馳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我為甚麼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的身體,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  儘管醫生對我說,生病了──神經系統脈衝失衡,情緒過分憂傷或亢奮;或說,血氣不通、心血不足、肝鬱、腎虛,宜多休息,少思考。

身體的歷史──《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若然
  董啟章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一書著實是非常有野心的藝術創作,進進出出寫作內外世界,遊走於時空虛實之間,是狂躁的是抑壓的,是內歛的是躍動的,是陌生的是熟識的,是靈魂的是肉體的;分割與連繫,失去與擁有,揭示與收藏,個人與群體;男與女,生與死,集體歷史透過個體歷史交錯呈現新的面貌,作者重塑自身生命歷史,建立一個人/物/自然/人物的關係和秩序。

身體/Repona
  「Body and Soul」總令人聯想起爵士樂手。Billy Holiday直達人靈魂的嗓子,懶洋洋的唱腔,唱出人生的悲苦。Chet Baker這個小號手,則擅長吹奏幽怨、自憐的情歌。
 
文化視野

《大師的力量及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珍藏展》/鄭政恆
  「來吧,讓我們從繆斯開始。她們用歌聲齊聲述說現在、將來及過去的事情,使她們住在奧林波斯的父神宙斯的偉大心靈感到高興。」──赫西俄德《神譜》  在Blues的慫恿下,我終於下決心去香港藝術館看「大師對象:巴黎龐比度中心珍藏展」,再這樣拖延下去,展覽結束了,就後悔莫及。

紀實與戲劇互為表裡的是枝裕和/堵建偉
  看是枝裕和的電影,總要帶你進入非一般眼光的世界。從《幻之光》(1995)到《誰知赤子心》(2004),你會看到畫面的冷靜和抽離。正如他其中一齣戲的英文名字Distance(中譯:《這麼近,那麼遠》,2001),你會看到鏡頭與劇中人物保持一段距離,而逐漸你會發現由這種拍攝距離帶來的心理距離逐漸縮短。並不是拍攝距離拉近了,而是電影的敘事和情節,一層一層的向你揭示劇中人物的際遇和命運,至此你不能再單以旁觀者的姿態觀賞,你會投入其中。

「髮語」/王基信
  「髮語」,聽見這二字便聯想起小時候公公婆婆染髮或打扮用的,那瓶不知道是香還是臭的東西,雖然實質上和今天常用的那些頭髮用品大同小異,但聽起來始終有點陳舊和過時的感覺。展覽集合了谷文達作品《聯合國──中國紀念碑:天壇》和梁美萍作品《記憶未來》,兩件作品同樣以頭髮作為主要材料,去回應日趨全球化的社會,引發觀眾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去思考全球化的議題。

回味焦點

唐慕華作品
  「唐慕華已冒起成為我們其中一位最尖銳的社會評論家,及能言善辯的神學家。」
──華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  哥倫比亞神學院William Marcellus McPheeters舊約講座教授

個性書香

知識分子在哪裡?/Ivan
  活在香港這個拜金的都市,我們或多或少也受到利益主導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自少被教導要找一份高入息及穩定的工作,生活要有車有樓,閒暇時要享受人生,想點就點。我們會為低劣的服務質素而投訴,卻不會為不公義的事情發聲,因為這些事情不會直接影響自身利益,所以我們往往會視而不見。

淺談信仰反思──閱《交叉點》後的一點思索/雄
  「信仰反思」(簡稱「信反」)這個概念,是我在上了大專以後才開始接觸的,乍聽之下似乎氣勢非凡,說穿了,其實也就是一種在信仰問題上多發問、多思考,並努力尋找信仰與生活對話之可能性的態度。然而,不知道是何原因,已不止一次聽到身邊讀大專的弟兄姊妹有意或無意地把「基督徒」劃分為「會信反」和「不會信反」兩類,彷彿「會信反」的基督徒是一些掌握了某種特殊技能的武林高手,而「不會信反」的則是一群未通「任督二脈」的凡夫俗子。

熟悉,所以溫暖──《更溫暖的地方》/恩靈
  某個傍晚,我在回家的路上,讀完《更暖的地方》的最後一頁。然後,我感到一種對香港的強烈情感徘徊於心胸之間。我突然問了一個幼稚的問題:怎麼會有人捨得離開香港?

《死亡筆記》帶來的「三思」/陳貝瑩
  去年曾獲邀在一個神學院課程的其中一課中,與參加者討論一個關於青少年文化的課題。今年上旬,又曾任FES訓練部一個課程的助教,那課程名為「漫畫X信仰──與青少年看漫畫」。這兩個經驗,有一個明顯的共通點,就是兩次都有探討一部叫Death Note(《死亡筆記》)的漫畫。在這裡,我不打算再探討「青少年為何愛看《死亡筆記》」、「《死亡筆記》如何反映現今的青少年文化」、「如何幫助青少年以信仰回應漫畫」……這一類課題。我想說的,不過是自己從看《死亡筆記1》到《死亡筆記12》到《死亡筆記(電影版第一集)》的一些思考。

先讀為快

《無望世界真盼望─科技社會中的信仰生活》
  科技環境正籠罩現代人的生活,使我們的生命受到束縛,失去盼望!由於富有的人不知道該重視甚麼,我們對所擁有的不感滿足,被驅使渴望得到更多,並要世上較為不幸的人去付代價。因此唐慕華以先知的聲音,呼召信徒過敬虔的生活。她展示出信徒和教會正受到哪些束縛,我們可以怎樣以基督教信仰面對這種束縛,從中找到真正不受束縛的盼望,並將這盼望傳給全世界的人。

編輯觸覺

編輯觸覺/魯嘉恩
  中環天星碼頭於2006年11月11日正式關閉。大批市民湧往,乘坐渡輪、拍照留念。許多人苦苦守候,只為了捕捉碼頭大閘被拉上的一刻。有位伯伯帶著兒孫去坐渡輪,他說:「讓他們認識一下我以前的生活。」

回bluegazine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