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7

號外060917:《印刻》37期

小說家的難題

創作者必然具有多重身分,書寫的當下是小說家,書寫以外的時候則是社會公民或其他,不同的身分會有不同的話想講,也因此,如何適當地在小說裡,透過人物的舉動、情境細節的暗示等等,傳達其他身分想說的話,甚至選擇讓其他身分的目的破壞文學性格的完整,特別對懷抱強烈社會關懷的小說家而言,便成了艱難的考驗。

本期的三位小說作者:朱天心、桑品載和帕拉莫迪亞‧阿南塔‧杜爾,各自解決這難題的高明程度留給讀者評斷,不過,我們至少能發現一個共通點:乍看之下,本期的三篇小說〈南都一望〉、〈戰爭的乳房〉和〈來自科馬約蘭的消息〉寫的都是個人際遇和情感,但仔細再讀就會發現,作者們悉心描繪的背景,意圖呈現外在環境變動下個人具體而真實的內在流動,進一步「從特殊的有限的實體,藉由隱喻想像連結到一個共相」。

第四個年頭的開始,我們也開闢了數個新欄目。

現實裡的作家,往往比他們創造的小說人物難以理解。通常,對作者生平細節的了解有助於我們欣賞並理解他們的作品。出生於九月逝世於九月的張愛玲,作別人世忽忽十一年;她的八十四封珍貴書信由莊信正教授詳加註解,從迢遙的時光彼端來到讀者眼前,本期先行刊載其中二十封。這些書信,是她隱居歲月的簡短發聲,亦可視為一種自我素描,讓我們得以看到「柴米油鹽」的張愛玲。而「文壇論戰」則由海明威和戈楚‧史坦揭開序幕,介紹美國知名文學創作者之間的恩怨,在閱讀作品、探索作家與作品間弔詭的關係時,提供更多面的訊息和更寬廣的視野。

「異境發聲」將焦點對準台灣獲得讀者肯定的網路創作者。我們不止要介紹作者或作品,也希望站在文學觀察者的角度,甚至透過其他創作者的眼光,對自網路誕生的閱讀現象進行另一番解析與詮釋。

《印刻》創刊的第一年,紀蔚然拆解日常生活戲劇成分的專欄「嬉戲」,引起熱烈的迴響。新專欄「誤解莎士比亞」,延續既幽默戲謔又一針見血的風格,帶大家「誤讀」殿堂之上的西洋戲劇經典。年輕作家鯨向海以詩作進入文壇,令許多前輩亦感驚豔,但散文作品也別有意趣。在「幻覺的行列」裡,他將以自身的詩歌技藝和醫學背景,展演文字與思緒無聊又瘋狂的翻雲覆雨。

期望新作家新作品在新的年度充沛《印刻》的能量,帶給您更豐愉的閱讀體驗。



回bluemagazine主頁

2006/09/05

號外060905:捷克新浪潮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將於10月3日至22日舉辦「捷克新浪潮」,精選捷克六十年代十二齣難得一見的佳作於香港電影資料館及UA朗豪坊放映。

「捷克新浪潮」官方網址:
http://www.hkiff.org.hk/chi/events/09czech/09czech_list.html



回bluemagazine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