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0

Exploring a Parallel Universe

昨天,讀了Philip Yancey的一篇文章「Exploring a Parallel Universe:Why does the word evangelical threaten so many people in our culture?」,讓我想起近年明光社及性文化學會的社會行動,以及福音派教會在香港面對的窘境。看看Philip Yancey的文章,再檢視香港的主流教會文化,總覺香港與美國的主流教會何其相似。兩地的基要主義味道越來越近似。我甚至懷疑,美國的教會文化甚至形塑了當下的香港教會文化。

坦白說,作為一個福音派信徒,我越來越感到痛苦和尷尬。身為教會的一分子,且在信仰群體成長,我自自然然便愛上教會,所以教會當下面對的窘境,以及個人身處的狹縫,在在讓我痛苦。我不是否定他們對某些課題的立場,只是我接受不了他們在公共空間的運動進路和手法。他們一直有妖魔化「對立」陣營之嫌,因此,他們也承受了被社會人士妖魔化的惡果。我看不到「妖魔化」的對立在一個多元及民主社會有什麼出路,「妖魔化」的對立只有在極權社會成王敗寇的粗暴政治環境中才有成功的機會,如中古世紀的異端裁判所、上一世紀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然成功過後,代價絕對是沉重的。況且,對我而言,「妖魔化」絕對不應是基督徒的手段,因那是不道德的。我認為,除上帝外,人世間根本沒有人有資格指證他人為「妖魔」。不過,人類總抵受不了扮演上帝的誘惑。我的看法是,我們,作為基督徒,只能帶著憐恤的心,指出他人犯了什麼罪而已。

Philip Yancey在文章中有一段話,值得近年熱心道德議題的明光社及性文化學會思考:


I thought, too, how tempting it can be—and how distracting from our primary mission—to devote so many efforts to rehabilitating society at large, especially when these efforts demonize the opposition. (After all, neither Jesus nor Paul showed much concern about cleaning up the degenerate Roman Empire.) As history has proven, especially in times when church and state closely mingle, it is possible for the church to gain a n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lose the kingdom.


作為基督徒,在香港當下處境,我們還有什麼選擇呢?Philip Yancey在文章中的自身經驗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進路,就是跟所謂的「罪人」及非信徒相交和做朋友。Yancey參加了一個由不同背景組成的、甚至是非信徒為主的讀書會,他也認識一些同性戀朋友。對我而言,他個人的進路,正是一個基督徒既自然而正常的生活形態。也許這進路不會帶來立竿見影的功效,其實要「立竿見影」的心態和想法十分功利,完全違背信仰。若如Yancey那般自然、不帶機心活於人群中,在適當的時候為身旁的人澄清福音信仰和解惑,在有需要的時刻為受傷害的人帶來上主的安慰,我們便可建立一個「a Parallel Universe」(Philip Yancey語),讓世人有機會看到生活的另一個可能性,從而觀照和反省他們的人生。

後記:曾掙扎過好不好發表這篇思考不周全的文章,以免冒犯某些弟兄姊妹。不過,眼見身邊有不少弟兄姊妹或多或少身處同樣的掙扎中,他們思考出路之餘都覺孤單。擲出這篇文章,我的期望是讓他們知道他們不孤單,且可在未來的日子裡一同思考和探索,集思廣益,同為信仰群體做點什麼。

如欲看Philip Yancey全文,可登入以下網址:
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05/011/19.128.html





6 則留言:

匿名 說...

一黠鼓勵: 努力, 讓我們可以有一個不一樣的天空.

匿名 說...

投入參與現世生活可能正是福音派愈來愈自我背離的命途,何解?

匿名 說...

就是這種矛盾:面對出言不遜,自以為者的難堪──心裏只想說句:咁敏感的議題,好心你present得make sense D啦!呢個世代,少少公關手段唔少得,呢八年咁大個負面示範你真係見唔到咩?何況爭取什麼什麼果班友擺明同你作對,說明了自己的立場之外,別妄想能憑一己之力、一時之勢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人家也默默耕耘了好些年日才造就這股瘋氣,主流教會何曾對持續而積極地關懷那些群體?教會與他們有什麼關係?關懷少、關係薄,怎對話?

匿名 說...

非常同意Yancey說,要交朋友,但平心而論,交朋友不能構成集結的力量,這也就是保羅利科說的,沒有"鄰人社會學"(歷史與真理,上海譯文2004,頁84),喜歡他講伙伴和鄰人的辯證關係。交朋友是要做的,但還是需要articulate一個新的論述,甚至由這個論述產生的新運動、新團體。

至於表達手法,我不同意ta的留言,我相信這不是宣傳的技巧問題,宣傳技巧,把所要求的東西貶低為附加的枝節,不是內容的有機成分。

其實同志運動,一直存在不少問題(我不是指滑坡論),我還在等一個討論的空間,因為在兩極化底下,很易殺錯良民。

(老兄,有空來我的Blog逛逛啊!)

匿名 說...

福音派反同就像美國反恐,遲早搞出一鑊基督教九一一...小心

匿名 說...

Excuse me for being ignorant, but I can't help thinking why do u have to consider yourself as a 福音派? I mean as a Christian, shouldn't one weight every teaching from the Bible equally? I don't really know how one defines 福音派, but to me, shouldn't we Christians just be Christians without having any 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