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7

山外有山——記「看山不是山?我看《斷背山》」沙龍

前言

為了深入了解《斷背山》在教會圈子的討論,也為了預備自己在月底要負責的同一主題座談會,3月17日晚上,我出席了由時代論壇主辦的沙龍聚會「看山不是山?我看《斷背山》」,是夜講員包括本地著名作家陳慧、資深牧者陳佐才牧師和影評人何故,出席者有數十人。聚會後,與負責人聊過後,始知論壇因著題材的敏感,也為了讓講員暢所欲言,不打算在《時代論壇》報導有關沙龍內容。然而,我覺得當晚的部分內容不單讓我們了解《斷背山》的來龍去脈,也有助我們進一步反省教會視為敏感的課題,所以嘗試把當晚的內容整理一下,讓更多人有機會加入思考和討論。

為了保護當晚的講員,以免他們在教會圈子惹上不必要的麻煩,我嘗試把各講員的內容重新整理,以免提及講員的名字。在一個相對言論自由的社會,且不以言入罪的文化中,不知怎地,教會圈子的生活總讓我嗅到陣陣白色恐怖的氣息。另一個讓我大惑不解的現象是,主流教會對《斷背山》的「關心」,已遠遠超出了電影本身應得著的關注。

最後,得謝謝當晚也有出席的好友Conie Leung借出筆記,她的記錄重點正好補足了我缺欠的,讓我更能準確地在下文書寫當晚的內容。

文本對照與詮釋

《斷背山》不純是同志牛仔電影,電影描述的是人生的一種狀態。原著作者安妮‧普露(Annie Proulx)【1】已一再強調,她的作品是探索具摧毀性的鄉村恐同情意結,而當時的懷俄明非常仇視同志。因此,與其不知所以然而疑懼又或論斷,倒不如好好解讀文本。

在討論《斷背山》前,其中一位講員先申明大家某程度上都有共識的三個前提。《斷背山》是享譽世界的電影,已囊括多個國際獎項。其次《斷背山》原著已獲美國著名的歐‧亨利短篇小說獎【2】。最後,基督教主流對同性戀關係的立場是清晰的。

經李安的處理,電影與原著有著明顯的差異,且明顯是把文學作品商品化。在原著中,兩主角為社會最低層人物,表達能力不足,意識混混沌沌。然而,電影的審美觀非常合乎荷李活的口味,不單電影本身精緻小巧,連選角以至電影海報都有著鐵達尼的影子,明顯那是經過商業包裝的效果。原著很多地方都描述清晰,電影反而留白。可能導演想讓觀眾聯想到,每個人心裡都有「斷背山」,「斷背山」可以是任何事情,而「斷背山」也許意味著上了去,下不來。不過,留白也許是迴避右派保守勢力攻擊的手法。原著作者安妮‧普露在訪問中曾如此提到,電影比文字更具威力,而李安的電影已引領觀眾進入了危險的領域。


在電影中,兩個主角無法面對面擁抱,只能從後擁抱。那是一種什麼都不是的關係,只有怨對和埋怨。即使是擁抱,也只是衣服的重疊而有的擁抱而已。一種虛空的擁抱。電影中的兩句對白,”I wish I know how to quit you” ,”It’s you who make me like that.” 充分表達了既愛亦既想捨棄的情感。可以說,電影呈現了一種強烈壓抑的狀態,散發著身不由己,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恨綿綿無盡期的情感。看過電影的觀眾會發現,自牧羊後,他們從沒有回過斷背山。如此強力的壓抑,也許源自中國的長子情意結。

電影中,兩個主角沒有為愛做過什麼,完全沒有出路和救贖;反倒在小說中,他們曾為愛做過一些事,不像電影那末絕望。

文本與信仰

值得讓人思考的是,電影中的一段情到底是高山或是幽谷?是偶然或是命定?

電影中的主角面對著生命的局限,但仍堅持下去。人生中,其實有很多無奈的忍受,惟有壓抑。然而,難得的是有同行者的支持,情緒得著宣洩,且可在那關係中有著無拘無束的空間。

電影中的兩個男人都苦,一個窮困潦倒,一個遭外父白眼。在這樣的情況中,生命需要空間,免於窒息的空間。那是一種困局中的信仰。

文本與處境

電影反映了家庭制度的崩潰,也呈現了新世代的價值觀。兩個男主角可說是失敗的男人,對家庭欠缺承擔,只借斷背山,一個虛幻的夢想,逃避責任。在這裡,我不禁要問,既對家庭有承擔,也有斷背山之情的男人,到底是好男人還是壞男人。

有如李安的另一齣電影《臥虎藏龍》一樣,《斷背山》涉及新舊文化的碰撞,兩個男人代表著兩種文化,傑克代表新的西方,而艾尼斯則代表著舊社會。

文本與回應

到了白回應和發問時間,大部分話題都圍繞著救贖這話題。某講者指出,艾尼斯抱著衣服哭,某程度上也是一種出路,但救贖不足。另一位講者則指出,兩人不清楚問題所在,所以根本沒有救贖可言。

有台下聽眾談及電影對同性戀的立場,一位講者回應道,帶出傑克死亡的那幕,銀幕上以大特寫捕捉傑克妻子談電話的神情,而她在說他被自己的血浸死。「他被自己的血浸死」這句話的象徵意義,再加上此段的電影語言,明顯說明了傑克死於「恐同」的暴力。電影早段老牛仔的死亡,及至傑克的死,明顯是一種對恐同的批判。

其中一位講者談及信仰群體愛說教的情況時,強調文學要生活化之餘,同時指出教會生活不夠文學化。教會講故事後點明信息的做法,一再扼殺了故事和文學。



【1】1935年生於美國康乃狄格州諾威治,她當過新聞工作者,替許多本刊物寫過非小說的文章,寫過幾本大眾書籍,直到50歲以後才開始小說創作。

普露熱愛地方歷史,多年來收集了北美多地的在地生活、事件的回憶錄與敘述。她實地在懷俄明州生活旅行經歷,參加牛仔詩會,參考地區史將其中的真人真事寫入作品中。

普露曾獲全國教育協會與古根漢研究經費,並多次獲選進駐懷俄明的優克羅斯(Ucross)基金會。1988年發表首部短篇小說選集Heart Songs and Other Stories,1992年發表Postcards,贏得1993年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為首位獲得此獎的女性作家。1993年出版的小說《真情快遞》(Shipping News)榮獲芝加哥論壇報心臟地帶獎、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美國國家書卷獎以及普立茲獎。1996年6月出版的Accordion Crimes,2002年出版That Old Ace in the Hole。

《斷背山》這本短篇小說集則有多篇單篇獲獎:〈半剝皮的閹牛〉由蓋瑞森‧基勒(Garrison Keillor)推選編入《1998年最佳美國短篇小說集》,也由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推選進入《二十世紀最佳美國短篇小說集》。〈斷背山〉獲得1998年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刊登在《紐約客》後,獲得全美雜誌獎。

次年〈腳下泥巴〉獲得1999年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同時,〈荒草天涯盡頭〉編入《1999年最佳美國短篇小說集》。接著〈身居地獄但求杯水〉編入《2000年最佳美國短篇小說集》。

安妮‧普露1995年遷居懷俄明州,但泰半時間週遊北美各地。

【2】美國的「歐.亨利紀念獎」個設立於1918年,主要是獎勵每年度在短篇小說創作上有著優異表現的作家

2 則留言:

匿名 說...

謝謝你的補述,可惜論壇不登,唉。

匿名 說...

在教會內不能自由表達和溝通,是事實,也令人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