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8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1:《沙丘烈女》(The House of Sand)



應屆電影節,巴西的《沙丘烈女》,是我看的第一齣電影。電影出乎意料地精彩,讓我的電影節之旅有個好的開始。

男人Vasco為了個人夢想,又或野心,買下了四周環沙的瀉湖(lagoon),強行把妻子Aurea及岳母也帶了去。自此,女人落入苦難中。Vasco在生,女人苦,因他壓逼她們;Vasco葬身異鄉後,女人也苦,人生與大自然也不放過她們。女人的生命力頑強,在籌算脫離荒漠牢籠之餘,也在適應周遭的人和自然環境。




整套電影以三代烈女為故事的主軸。Aurea、Aurea的母親和Aurea的女兒Maria的互動推進著故事。我想,為了充分演繹她們的血肉相連和生命的緊扣和承傳,導演運用了超現實的手法,那就是讓演《中央車站》的Fernanda Montenegro分飾外婆、老去的Aurea及中年的Maria,而讓另一女角Fernanda Torres演Aurea,以及成長了的Maria。那血濃於水的生命的共同體,藉由魔幻的手法強化了,卻不覺兀突。

三代烈女,各有執著。母親為了Aurea著想,力阻她懷孕長途跋涉離開沙丘。Aurea不忍掉下母親,放棄了遠走的欲望。Maria因著母親的情慾關係,過著縱慾的生活,頹廢得來沒有明天。Aurea為著女兒設想,最終勉強女兒離開她已埋葬大半生的沙丘。Aurea自己走不了,女兒仍可圓夢。三代母女之間的愛與恨,剪不斷,說不清,卻異常觸動人心。電影裡,男人充其量只是配角,完全沒有分兒。




我最喜歡的是電影以形體、表情和影象說故事,而盡量不用語言。有好幾幕,人物都不曾說話,卻以眼神和表情互動,推動劇情。那份弦外之音的力量,比話語更有張力、更有餘蘊。電影的話語不多,卻充分演繹了暴風狂沙中的生命力度。我想,香港的電影很多時話語過多,反倒減弱了故事的力量。

《沙丘烈女》的影象是出色的。電影中,沙丘美得懾人,然其威力也嚇人。電影充分善用這自然景象說故事。沙丘與女人,又或女人與沙丘的角力,影象一一交代,不用言語。


電影在音樂方面的安排讓我印象深刻。電影善用「有音樂」和「沒有音樂」的對比製造撼動人心的效果。Aurea一再要回到城市,她要聽音樂。她在沙丘生活,電影一直沒有配樂,所以整套電影幾乎沒有配樂。然而,有一回,她在附近的沙丘碰見來自城市的科學勘察隊伍,幾乎有機會回到城市。電影在那時出現了音樂,此後音樂又在電影中消失。片末,Aurea已在沙丘落地生根多年,垂垂老去。遠走的、已屆中年的女兒Maria回到沙丘探望她,為她帶來了音樂。當那簡陋卡式錄音機響起了粗糙的音樂,Aurea非常感動。那刻,我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感動得幾乎掉下淚來。在音樂與寂靜之間,有與無之中,音樂的力量更形突顯。 這是值得大部分濫用配樂的荷李活和港產電影學習的。



電影資料:
The House of Sand
Director: Andrucha Waddington
Cast: Fernanda Montenegro, Fernanda Torres, Ruy Guerra
Brazil 2005 Colour 103 min

劇情介紹: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317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classics.com/houseofsand/
劇照:
http://www.allmoviephoto.com/photo/2006_House_of_Sand_photo.html






導演Andrucha Waddingt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