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個人主觀角度閱讀/推介/報道本地的文化大小事項。 我個人文化歷史記錄的日/周/月誌。 我形塑/建構文化身分的片段。 我與本地文化互動的愛恨交纏痕跡。 三言兩語記下文化觸覺感覺觸動想法。一個人的文化記錄。這城的文化痕跡。
2006/04/23
香港國際電影節筆記5:《性女貞德》(Johanna)
電影開始,黑壓壓的光影效果,警車與救護車的警號聲,已讓觀眾有著不安的感覺——聖女,啊不,應是性女的悲劇上演了。
聖女貞德當代版
故事明顯改編自聖女貞德的事蹟。聖女貞德一生充滿傳奇,而她的故事也一再被搬上銀幕,近的有1999年Luc Besson的《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遠的有1928年Carl Dreyer的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想不到的是,這個家傳戶曉的故事,落在編劇兼導演Kornal Mundruczo手上,會有如此精彩和寓意深遠的變奏。Kornal Mundruczo大膽地示範了怎樣讓經典再生,且是此時此地有靈魂有血肉的再生。Mundruczo的功架十足,出色地讓古代聖女化作當代性女,延續顛覆建制的悲劇。
在Mundruczo的安排下,昔日的政治集團化作了今天的醫療制度。醫療制度很明顯是隱喻,而這個隱喻的選擇相當聰明。無可否認的是,今天,在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的當兒,千奇百怪疾病卻越發橫行。是病毒越發增多、越發兇猛?或是醫療專業「生產」了更多的疾病?無論如何,在人心惶惶的日子,醫療系統的位置只會日益重要,日漸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性女Johanna(Orsi Toth飾),在Mundruczo的書寫下,只是一個出身不良的女子。她吸毒,活脫脫是個癮君子,且曾在死亡邊緣遊走。她像是營養不良,瘦弱得很,面色蒼白。在醫院的一次演習中,她進了醫院,竟死過番生,後被英俊男醫生看中,獲得護士一職。
集團利益的犧牲者
Johanna穿梭病房之間,照顧病得死去活來的病人。那些病人全是男病人。眼見病人的無助,Johanna開始用她的方法幫助病人。她與那些男病人性交,從而打救他們。她的方法一奏效,悲劇便開始了。整個醫院的工作人員視她為眼中釘,只看見她的性行為,卻看不見她性行為中的愛,也無視她治好病人的事實。儘管得到一眾病人支持,醫院的工作人員為了集團的利益,上下一心,堅決把Johanna置於死地。
一個夜裡,Johanna給一手提拔她的英俊男醫生殺了,且與醫院的垃圾一同被燒掉。醫院的垃圾帶有病毒細菌,通常都以焚燒的方式處理。性女Johanna也有毒害,她會為害整個醫療系統。為此,她被燒個精光,不再為害人間。一個不按本子辦事、有損集團利益的弱質女子,與一個集團對著幹,她的出路只能是人間蒸發。
Mundruczo鏡頭下的醫院,竟是個不見天日的幽閉空間。燈光昏暗冰冷,內裡九曲十三彎,空間狹窄,充滿壓逼感。觀眾看著,完全不知劇中人身處醫院的什麼地方,有著強烈的迷失與迷惘感受。為了營造暗無天日的壓逼感,Mundruczo一是用冰冷的燈光色調,一是索性只在角色特別是Johanna身上打燈,讓銀幕四周漆黑一片。Johanna在室內茫茫漆黑中遊走,活像失魂落魄的野鬼。Mundruczo的影象,有著Bela Tarr(貝拉塔爾)的影子。這也難怪,他曾與Tarr合作,而Tarr也是本片監制。電影的影象既流暢也富有異采,多組一個鏡頭直落的場面,尤其是一眾病人隨著Johanna不斷下樓梯的那一場,充分散發著牽動人心的影象力量。
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以歌劇的形式說故事。看著極之現實的影象,聽著劇中人以歌劇形式說話,會不期然生出怪異的感受,這種感受能讓觀眾產生抽離感。面對如斯慘烈的人間悲劇,一點點的抽離感是需要的,否則,心情會沉重得過分。
不知怎地,看過電影,我竟想起耶穌基督的故事。
導演Kornal Mundruczo
電影資料:
Johanna
Director: Kornal Mundruczo
Cast: Orsi Toth, Zsolt Trill, Ildiko Cserna, Denes Gulyas
Hungary/France 2005 Colour 86 min
電影節官方網址:
http://www.hkiff.org.hk/chi/prog/show_detail.php?fi_id=328
延伸閱讀:
聖女貞德電影的探討:http://life.fhl.net/Movies/gp/jane-g.htm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已連結:
http://www.hkifflink.net/2006/04/25/551/
發佈留言